瀏覽次數:次
6月18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西咸新區黨工委及五個新城黨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在黨的領導下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以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亮點和進展情況。發布會由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新鋒主持。
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姜志華代表新區介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隨后各新城黨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西咸新區是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區位優勢明顯、歷史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回顧發展進程,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姜志華用五個“新”,概括介紹西咸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2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2.5億元、增長7.2%,較建立統計體系后核定的307.5億元翻了一番。固定資產投資有效擴增,四年完成8475億元、年均增長11.4%。2020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99億元、增長16.9%,五年間翻了近兩番。截至目前,共引進重點產業項目508個,包括世界500強企業76家、中國500強企業105家。目前,寶能汽車已首車下線,恒大汽車、隆基電池、日立ABB、中車智軌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產業發展呈現出加速聚集態勢。
充分挖掘西安的科研優勢,先后建設了交大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聚集了一大批創新資源。特別是2020年以來,舉全省之力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就設在西部創新港和西咸新區。目前,新區已累計聚集高新技術企業24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11家、建成眾創載體50個,“雙創”示范基地在2019年國家綜合評估中位列新區類第2名。
統籌推進自貿、服貿創新發展。截至目前,累計形成改革創新成果151項,全國復制推廣改革創新成果13項,全省復制推廣改革創新成果30項,全省最佳實踐案例12個。中俄絲路創新園入選陜西“一帶一路”倡議十大成果。機場客貨運航線達到383條,其中貨運航線達到37條,2020年貨郵吞吐量達到37.63萬噸、總量躋身全國機場十強。
持續推進生態、宜居、營商“三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方面,臭氧污染防治經驗被生態環境部肯定;完成西北首個海綿城市國家試點任務,累計推廣綠色建筑2400萬平方米、中深層地熱能供熱1400萬平方米。宜居環境方面,推出全國首部綜合集成的城市建設標準體系,大力開展“名校+”建設,四年來新建成學校68所、新增學位7.52萬個,建成三甲醫院1座、商業綜合體9座、高品質酒店13家。營商環境方面,“三服四化”改革作為全省唯一案例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推廣。截至2021年5月底,全區實有市場主體345000余戶,同比增長67.71%。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動搖,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20年實現城鎮化率57.1%,全體居民、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296元、26407元、14953元。先后建成通車地鐵1號線二期、5號線二期,骨干路網“五路四橋”建成通行。2020年底,新區建成市政道路870公里,運營公交線路139條。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西咸新區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對標中央部署和省、市要求,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相應工作機構。不斷豐富學習載體和形式,先后舉辦了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研討班、組建宣講團赴基層開展宣講、舉辦“百年征程·永葆初心”全民閱讀主題活動,打造主題公交、主題地鐵專列,推出《我在西咸等你》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
同時,西咸新區加強學習成果轉化,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制定了為群眾辦實事具體量化的工作任務,讓群眾充分感受黨的溫暖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