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661.70萬人

27日,市統計局發布相關統計顯示:70年間,全市社會保障體系從無到有,并逐步完善;文化體育事業成果豐碩,推動產業迅速發展;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層次快速提升;醫療保健能力增強,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各項社會事業的大發展為西安經濟發展優化了環境,為民生改善提供了保障,有力促進了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快速發展。

教育事業發展迅速

解放前,西安的教育事業十分落后,全市學校寥寥無幾,學齡兒童入學率僅為25%,文盲人口占比很高。解放后,西安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教育事業也獲得巨大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多層級多門類教育體系。

新中國成立前,全市僅有西北大學、陜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等6所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僅有1540人,1949年畢業學生258人。2018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學校63所,在校本專科學生71.28萬人,分別是1949年的10倍和463倍,在校生年均增長9.3%;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研究生達到11.16萬人,取得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巨大成就。

1949年,全市普通中學44所,在校學生1.60萬人;小學2214所,在校生14.98萬人。2018年,全市有普通中等學校456所,在校生達到42.46萬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26.5倍;普通小學1130所,在校生73.09萬人,在校生是1949年的4.9倍;2018年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99%和99.98%。

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解放前夕,西安僅有紅十字醫院、陜西省立醫院等32所醫院和5個醫療保健所。共有病床748張,衛生技術人員僅1000余人。這些醫院規模普遍很小,設備簡陋、根本滿足不了社會需要。

隨著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西安的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巨變,衛生計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顯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及西部地區前列。2018年,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6638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9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0.15萬人。按戶籍人口計算,每千人口擁有床位7.0張,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0.3人,分別是1949年的20倍和15倍。在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醫療保健水平大幅提高,孕產婦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由1990年的115.41/10萬、56.52‰、49.65‰下降到2018年的6.73/10萬、2.21‰、1.73‰。

文化事業持續繁榮

解放前,西安市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僅有分布在鐘樓附近的阿房宮、平安、明光、明星等4家私人電影院,座位僅3178個;電影放映隊只有1個,其他文化娛樂設施也極少,群眾文化生活極度匱乏。如今,西安文化基礎設施已具規模,與1949年相比,公共圖書館從3個發展到13個,文化館(文化站)從10個發展到202個,2018年文化館(文化站)組織文藝活動6518次,參加人數超過332萬人次。經過70年的發展,全市已有廣播電視臺8座,廣播節目20套、電視節目23套,廣播和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均已達到100%。

文化事業的繁榮,帶動了產業的發展。截至2017年,全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87.07億元,占GDP的比重7.86%;占全省的64.4%,在全省處于引領地位;總量是有統計數據的2004年的12.8倍,占比提高3.7個百分點。

群眾體育蓬勃開展

解放前,西安市體育發展幾乎是一片空白,體育鍛煉無從談起。目前,全市群眾體育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在全省保持領先地位,體育市場初具規模,體育產業加快形成。第六次體育場地普查顯示,我市的各類體育場地達到12185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32平方米。

為了推行全民健身,提高全市人口身體素質,體育基礎建設項目工程連續不斷,群眾體育成就斐然。截至2018年,全市有全民健身活動中心5個,較2010年增加3個;晨晚健身站點1600個,2010年以來一直持續保持;社會體育指導員2.31萬名,是2010年的3.9倍。

同時,隨著健身游泳、球類運動、徒步、騎行、登山為代表的大眾健身休閑消費日益火爆,一批龍頭企業開始顯現。2018年,全市體育產業單位達到583個。市場主體數量的增加,有力地支撐了全市體育產業規模的形成,為全市體育大發展奠定基礎。

社保體系日趨完善

社保是人民生存和發展的依托,建立和健全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機制是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上世紀八十年代,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市開啟并實施。截至2018年底,我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661.70萬人,比有統計數據的2010年增長218.1 %。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保持在100%。

進入新世紀,建立并實施醫療保險制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和辦法,醫保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2018年底,全市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527萬人,比2010年增長44.2%。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在“十二五”末已達到98.5%。同時,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8年全市新農合參保人數438.10萬人,比有統計數據的2011年增長11%,參合率達到99.4%;在市、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積極推行“報銷直通車”制度,參合農民患者出院時可直接享受新農合補償費用。

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全面推進。2018年,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167.54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21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29萬人,分別比2010年增長28.3%、142.3%和109.1%。

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成效顯著。自2007年民政部建立了社會救助體系后,構筑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線。西安市在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中,先后多次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首席記者 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