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2年,是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的一年。面對各類超預期因素沖擊,在新區堅強領導下,全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逐季改善,回穩向好態勢不斷鞏固,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現將有關統計數據公報如下:
一、衛生資源
(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22年末,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592個,比上年增加2個。其中:醫院2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6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個,其他機構6個。與上年比較,醫院數量不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個,主要原因是西咸新區共管區的醫療機構劃歸咸陽管理(見表1)。
醫院中,公立醫院3個,其中:二級2個,一級1個。民營醫院17個,其中:二級醫院9個,一級醫院5個,未定級醫院3個。醫院按床位數分:100張以下醫院10個,100-199張醫院8個,200-499張醫院2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衛生院18個,門診部19個,村衛生室329個,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共有200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7個。
表1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及床位數
機構數(個) | 床位數(張)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總計 | 592 | 590 | 2344 | 2378 |
醫院 | 20 | 20 | 1945 | 1981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565 | 564 | 399 | 397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 18 | 18 | 58 | 58 |
衛生院 | 18 | 18 | 341 | 338 |
村衛生室 | 329 | 344 | ||
診所、衛生所、醫務室 | 200 | 165 | ||
其他衛生機構 | 6 | 5 |
(二)實有床位數。2022年末,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344張,其中:醫院1945張(占82.9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99張(占17.02%)。與上年比較,床位減少34張,其中:醫院減少36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2張(見表1)。
(三)衛生人員總數。2022年末,全區衛生人員總數達4795人,比上年增加391人(見表2)。
2022年末衛生人員總數中,衛生技術人員3989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7人,其他技術人員60人,管理人員346人,工勤技能人員38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554人,注冊護士1603人。與上年比較,衛生技術人員增加386人,增長10.71%,其他人員數見表2。
表2全區衛生人員數(人)
2022年 | 2021年 | |
衛生人員總數 | 4795 | 4404 |
衛生技術人員 | 3989 | 3603 |
執業(助理)醫師 | 1554 | 1416 |
執業醫師 | 1058 | 951 |
注冊護士 | 1603 | 1441 |
藥師(士) | 161 | 157 |
技師(士) | 411 | 233 |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 | 137 | 181 |
其他技術人員 | 60 | 50 |
管理人員 | 346 | 341 |
工勤技能人員 | 384 | 336 |
2022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1852人(占38.6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98人(占56.27%)。與上年比較,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有所增加(見表3)。
表3全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人)
人員數 | 衛生技術人員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總數 | 4795 | 4404 | 3989 | 3603 |
醫院 | 1852 | 1730 | 1563 | 1463 |
公立醫院 | 280 | 276 | 224 | 1642 |
民營醫院 | 1572 | 1454 | 1339 | 1961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2698 | 2504 | 2257 | 2047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 437 | 417 | 359 | 338 |
衛生院 | 1169 | 1048 | 956 | 863 |
其他衛生機構 | 230 | 168 | 154 | 91 |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量。2022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181.52萬人次,比上年減少52.12萬人次(下降12.16%)。
2022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73.27萬人次(占40.3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8.25萬人次(占59.72%)。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減少8.23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減少16.9萬人次(見表4)。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療20.46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72萬人次,衛生院診療39.56萬人次,比上年減少6.63萬人次。
表4全區醫療服務工作量
診療人次(萬人次) | 出院人數(萬人)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醫療衛生機構合計 | 181.52 | 206.64 | 4.05 | 3.93 |
醫院 | 73.27 | 81.50 | 3.85 | 3.65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108.25 | 125.15 | 0.19 | 0.27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 20.46 | 22.18 | 0.008 | |
衛生院 | 39.56 | 46.19 | 0.18 | 0.27 |
門診部 | 6.06 | 6.58 |
2022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數4.05萬人,比上年增加0.12萬人(增長3.05%)。其中,醫院3.85萬人(占95.0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0.19萬人(占4.69%)。與上年比較,醫院出院人數增加0.2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數減少0.08萬人(見表4)。
(二)醫師工作負荷。2022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醫師日均擔負診療5.2人次和住院0.8床日,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6.6人次和住院2.3床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日均負擔診療4.3人次和住院0床日(見表5)。
表5醫院醫師擔負工作量
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 | 醫師日均擔負住院床日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醫療衛生機構合計 | 5.2 | 6.07 | 0.8 | 0.92 |
醫院 | 6.6 | 7.49 | 2.3 | 2.29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4.3 | 5.19 | 0.0 | 0.07 |
(三)病床使用。2022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使用率44.94%,與上年比較,降低3.46個百分點,醫院病床使用率52.33%,與上年比較,下降3.13個百分點,其中:公立醫院58.9%,與上年比較,降低3.7個百分點;2022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2日,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3日,與上年比較,減少0.1天,其中:公立醫院12.8日,與上年比較,減少2.40天(見表6)。
表6 醫院病床使用情況
病床使用率(%)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醫療衛生機構合計 | 44.94 | 48.40 | 9.2 | 9.2 |
醫院 | 52.33 | 55.46 | 9.3 | 9.4 |
公立醫院 | 58.9 | 62.60 | 12.8 | 15.2 |
民營醫院 | 51.2 | 54.00 | 8.9 | 8.5 |
醫院中:二級醫院 | 53.2 | 58.00 | 9.1 | 8.7 |
一級醫院 | 53.7 | 58.40 | 16.1 | 19.0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9.01 | 13.90 | 6.8 | 6.6 |
三、農村衛生
(一)2022年底,全區共設18個衛生院,床位341張,衛生人員116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956人(見表7)。
表7全區農村衛生院醫療服務情況
2022年 | 2021年 | |
衛生院數(個) | 18 | 18 |
床位數(張) | 341 | 338 |
衛生院人員數(人) | 1169 | 1048 |
衛生技術人員 | 956 | 863 |
執業(助理)醫師 | 304 | 267 |
注冊護士 | 388 | 330 |
診療人次(萬人次) | 39.56 | 46.19 |
出院人數(人) | 1845 | 2734 |
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 | 5.2 | 6.9 |
醫師日均擔負住院床日 | 0.1 | 0.2 |
病床使用率(%) | 10.03 | 15.71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 6.7 | 6.6 |
2022年底,全區共設329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人員達65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97人、注冊護士125人、鄉村醫生137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15個,人員總數增加203人(見表8)。
表8全區村衛生室及人員數
2022年 | 2021年 | |
村衛生室數(個) | 329 | 344 |
人員總數 | 659 | 456 |
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 397 | 261 |
注冊護士數(人) | 125 | 14 |
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人) | 137 | 181 |
鄉村醫生 | 137 | 178 |
診療人次(萬人次) | 21.95 | 34.56 |
注:村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護士數包括鄉鎮衛生院設點的數字。
(二)農村醫療服務。2022年,衛生院診療人次為39.56萬人次,出院人數1845人,醫師日均擔負診療5.2人次和住院0.1床日,病床使用率10.0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7日。與上年相比,衛生院醫師日均擔負診次減少1.7人次,住院床日數減少0.1天,病床使用率增加0.1個百分點(見表7)。
2022年,村衛生室診療21.95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2.61萬人次(見表8)。
四、社區衛生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底,全區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5個。與上年相比持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437人,平均每個中心146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95人,平均每站6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減少1人(見表9)。
(二)社區醫療服務。2022年,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15.05萬人次,與去年相比減少0.62萬人次,住院開設床位58張,出院77人;平均每個中心年診療量5.02萬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9.0人次。2022年,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站診療人次5.41萬人次,平均每站年診療量0.36萬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4.7人次(見表9)。
表9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情況
2022年 | 2021年 |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數(個) | 3 | 3 |
床位數(張) | 58 | 58 |
衛生人員數(人) | 342 | 321 |
其中:衛生技術人員 | 274 | 252 |
執業(助理)醫師 | 67 | 61 |
注冊護士 | 149 | 141 |
診療人次(萬人次) | 15.05 | 15.67 |
出院人數 | 77 | 13 |
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 | 9.0 | 10.3 |
社區衛生服務站數(個) | 15 | 15 |
衛生人員數(人) | 95 | 96 |
其中:衛生技術人員 | 85 | 86 |
執業(助理)醫師 | 46 | 50 |
注冊護士 | 28 | 26 |
診療人次(萬人次) | 5.41 | 6.51 |
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 | 4.7 | 5.2 |
五、病人醫藥費用
(一)醫院病人醫藥費用。2022年,全區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04.5元,比上年增加31元;醫院人均住院費用6057.1元,比上年增加699.4元。(見表10)。
表10醫院病人門診和住院費用(元)
醫院 | 公立醫院 | 二級醫院 | 一級醫院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門診病人人均費用 | 204.5 | 173.5 | 164.2 | 217.8 | 159 | 204.7 | 263.8 | 432.1 |
出院病人人均費用 | 6057.1 | 5357.7 | 3927.2 | 3953.9 | 3422.2 | 3488.2 | 8342.3 | 6002.2 |
注:次均門診費用指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人均住院費用指出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下表同。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人醫藥費用。2022年,全區社區服務中心門診費用474元,比上年增加229.9元,人均住院費用1402.6元;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221元,比上年增加86.8元;人均住院費用1800.5元,比上年增加123.1元。(見表11)。
表11基層醫療機構病人門診和住院費用(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衛生院 | |||
2022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1年 | |
門診病人人均費用 | 474 | 244.1 | 221 | 134.2 |
出院病人人均費用 | 1402.6 | 1846.2 | 1800.5 | 1677.4 |
六、婦幼衛生
(一)婦幼保健。2022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9.28%,產后訪視率98.23%,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和產后訪視率均有所增長;2022年住院分娩率為99.99%,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5.55%;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6.11%(見表12)。
表12 孕產婦及兒童保健情況
2022年 | 2021年 | |
產前檢查率(%) | 99.28 | 98.96 |
產后訪視率(%) | 98.23 | 97.41 |
住院分娩率(%) | 99.99 | 99.99 |
孕產婦系統管理率(%) | 95.55 | 96.07 |
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 | 96.11 | 96.46 |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022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15‰,新生兒死亡率1.56‰,嬰兒死亡率1.86‰。與上年相比,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有所增加(見表13)。
(三)孕產婦死亡率。
表13 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
2022年 | 2021年 | |
孕產婦死亡率(10萬) | 0 | 17.70 |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 2.15 | 1.95 |
新生兒死亡率(‰) | 1.56 | 0.71 |
嬰兒死亡率(‰) | 1.86 | 1.06 |
七、疾病控制
手足口病、出血熱、肺結核、艾滋病發病率分別為78.25/10萬、3.47/10萬、32.81/10萬、4.44/10萬。持續開展碘缺乏病、飲水型氟中毒全覆蓋監測工作,2022年新區合格碘鹽食用率90.16%,繼續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