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下列6個項目作出批復決定,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1月4日至2024年1月10日(五個工作日),公眾可以以信函、傳真等方式提交書面意見。
公示單位:西安市生態環境局西咸新區分局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33585032傳真:33585981
通訊地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涇大道西一路1號西咸大廈
意見反饋情況:下列項目在受理評審期間未收到反饋意見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對策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電子束強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核技術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 涇河新城隆基綠能光伏科技(西咸新區)有限公司硅片廢水間內 | 隆基綠能光伏科技(西咸新區)有限公司 | 西安志誠輻射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 該項目位于涇河新城隆基綠能光伏科技(西咸新區)有限公司硅片廢水間內。新建2座電子加速器機房、1間控制室及1間緩沖室,并在2座電子加速器機房內各安裝1臺DDLH1.5/66-1600型電子加速器,用于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輻照氧化處理。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68.4萬元,約占總投資的13.42%。 | 1、定期對安全與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2、建立輻射安全與防護監測制度并確保實施,及時申領輻射安全許可證,按要求編制輻射安全與防護年度評估報告并報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涇河)工作部備案。3、輻射安全管理人員以及輻射工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輻射工作人員應配備個人劑量計和個人劑量報警儀,定期進行個人劑量檢測和職業健康體檢,建立個人劑量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確保輻射安全。4、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嚴防輻射事故發生。 | / |
2 | 東方藍天鈦金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固定式工業X射線探傷核技術利用項目 環境影響報告表 | 涇河新城東方藍天鈦金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1號廠房北側中部 | 東方藍天鈦金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 | 西安桐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該項目位于涇河新城東方藍天鈦金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1號廠房北側中部。新建1間探傷室及輔助用房,安裝1臺TITAN|Neo 320(定向)X射線探傷機,用于對航空航天企業制造的合金零部件進行無損檢測。項目總投資19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3.3萬元,約占總投資的7%。 | 1.定期對安全與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2.建立輻射安全與防護監測制度并確保實施,及時申領輻射安全許可證,按要求編制輻射安全與防護年度評估報告并報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涇河)工作部備案。3.輻射安全管理人員以及輻射工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輻射工作人員應配備個人劑量計和個人劑量報警儀,定期進行個人劑量檢測和職業健康體檢,建立個人劑量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確保輻射安全。4.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嚴防輻射事故發生。5.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規范收集、妥善處置,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 / |
3 | 西咸新區涇河33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送出(隆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 | 涇河新城 | 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西咸新區供電公司 | 國網(西安)環保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該項目位于涇河新城,主要建設內容為在涇河330kV變電站新建6回110kV電纜出線,具體為:(1)涇河~隆基1#110kV雙回線路工程,長度2×2.2km;(2)涇河~隆基2#110kV雙回線路工程,長度2×2.8km;(3)涇河~隆基3#110kV雙回線路工程,長度2×3.7km。在涇河33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新建2個300m長的并排隧道(2m×2.5m)。項目總投資9722萬元,其中環保投資47萬元,約占總投資的0.48%。 | 1.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強化施工揚塵管控,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和“7個到位”要求,場界揚塵排放滿足相關要求。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尾氣排放達到Ⅲ類限值要求。2.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改進施工方式,確保施工期噪聲滿足相關要求。3.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建筑垃圾規范處置。4.加強運行期環境監管工作,定期開展環境監測,確保變電站周邊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滿足相關標準限值要求。 | / |
4 | 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應急天然氣鍋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 | 能源金融貿易區創新二路咸陽灃河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現有鍋爐房內 | 咸陽灃河集中供熱有限公司 | 寶雞海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該項目位于能源金融貿易區創新二路咸陽灃河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現有鍋爐房內,建設內容主要為1組87MW(3×29MW)模塊式燃氣熱水鍋爐機組,用于保障能源金融貿易區穩定供熱。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93萬元,約占總投資的6.2%。 | 1.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軟水制備濃水和反沖洗廢水滿足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入西咸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2.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滿足相關要求后,通過3根17米高的排氣筒進行排放。3.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置噪聲源,采取隔聲、減震等方式,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確保運營期廠界噪聲滿足相關限值要求。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規范收集、妥善處置,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廢離子交換樹脂由廠家統一回收處置。廢含油抹布、手套、廢機油等危險廢物收集后暫存于企業現有危廢貯存庫,并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 | / |
5 | 西咸新區第四水廠工程(一期) 環境影響報告表 | 灃東新城、灃西新城和園辦 | 陜西西咸新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圣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該項目總供水規模為22萬m3/d,一期供水規模為8萬m3/d,主要用于灃西新城供水(含文教園區域)。建設過程中為二期預留部分設施及構筑物,一期主要建設內容分為三部分:(一)在灃西新城西三路以東、108國道以南、咸戶路以西、橫七路以北建設一座凈水廠,采用工藝為“預處理+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濾池+次氯酸鈉消毒”;(二)在灃東新城斗門水庫南池建設提升泵站一座(含應急加藥間);(三)新建原水管線9.25km,起點位于鎬京大道和魚斗路交叉口,終點位于凈水廠。項目總投資62986.65萬元,其中環保投資639萬元,約占總投資的1%。 | 1.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產廢水經沉淀后回用,嚴禁外排。運營期提升泵站運營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后續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凈水廠脫水機濾液、軟水制備濃水、生活污水和經隔油池處理后餐飲廢水滿足相關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馬王污水處理廠處理;反沖洗廢水和濃縮池上清液回流使用,不外排。2.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執行揚塵污染控制相關要求,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和“7個到位”要求,場界揚塵排放滿足相關排放限值要求。加強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維護保養,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尾氣排放達到Ⅲ類限值。3.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置噪聲源,采取隔聲、減震等方式,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確保凈水廠和提升泵站運營期廠界噪聲滿足相關標準限值要求。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規范收集、妥善處置,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 / |
6 | 秦漢新城東區正陽污水處理廠及 污水收集管網和再生水利用項目 環境影響報告書 | 秦漢新城正陽二路以東、蘭池二路以南、正陽大道以西、蘭池大道以北區域 | 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陜西中藍企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該項目位于秦漢新城正陽二路以東、蘭池二路以南、正陽大道以西、蘭池大道以北區域,新建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一座及配套污水收集干管、尾水排放管和再生水配水干管。項目采用“預處理+改良A2O+MBR+活性炭吸附”工藝,本期處理規模為4萬立方米每天,占地約29.6畝,收水范圍為渭河北岸綜合服務區東區,主要處理秦漢新城東區生活污水及陜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和周邊企業的工業廢水。項目總投資79975.27萬元。 | 1.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產廢水經沉淀后回用,嚴禁外排。運營期采用“預處理+改良A2O+MBR+活性炭吸附”工藝,尾水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后,30%尾水作為市政綠化及道路灑水回用,70%尾水依托現有排口排入渭河。2.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執行揚塵污染控制相關要求,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和“7個到位”要求,場界揚塵排放滿足相關排放限值要求。加強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維護保養,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尾氣排放達到Ⅲ類限值。項目運營期格柵、污泥脫水間等產臭構筑物全部密閉,共設置3套生物除臭系統對惡臭氣體進行處理,無組織排放需滿足相關標準要求后,通過1根15米高排氣筒進行排放。3.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施工期合理布置場地、控制施工方式,嚴格控制施工時間,確保施工噪聲滿足相關標準要求。運營期采取地埋式布局,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并采取消聲、隔音、減震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相關限值要求。4.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規范收集、妥善處置,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5.采用源頭控制、分區防滲原則,危廢貯存庫、加藥間和污泥處理單元等進行重點防滲。加強對生產設備和裝置的維修管理,避免跑冒滴漏,加強地下水跟蹤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6.加強環境安全風險防范。結合項目環境風險特征,按照要求落實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完善環境風險應急機制,強化職工教育培訓,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在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秦漢)工作部備案;定期組織演練,嚴防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 建設單位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利用網站、報紙、現場張貼等方式進行了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