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春季,是植樹播綠的大好時節。我們種下綠色的希望,守護和諧的家園。一棵樹苗,經歷風吹、雨淋、日曬、養護,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造林綠化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所以,植樹造林應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人人都應成為生態環境的建設者、參與者、保護者。
習近平總書記4月8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植樹、護樹的好傳統。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植樹樹成林。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持之以恒開展義務植樹。
春回大地,萬物新生。在西安浐灞國家濕地公園里,隨處可見踏青賞花或是愜意漫步的身影。藍天白云,鳥兒歡歌,花兒芳香,綠樹環繞,空氣里彌漫著清香的花草味……一側的灞河,潺潺流水聲聲入耳;另一側公園坡道,草木吐綠,景觀優美,綠植超過數百種,沿河10多公里的綠化廊道像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正是,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綠色在我們的身邊越來越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
出門見綠,抬頭見花,藍綠輝映,這一切將西安裝扮成美麗的大花園。2018年,西安市城區累計新增城市綠地面積647萬平方米,提升改造增綠面積387萬平方米,西咸新區新增綠地面積1289萬平方米。曲江青年森林公園、漢溪湖公園、唐城墻遺址公園全部完成年度投資建設任務,62個綠地廣場建成,使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福利。
在綠地廣場、公園、綠道等新增人行道、廁所、座椅、垃圾箱等人性化服務設施,把綠色融入生活,將生態價值提升為生活品質,人人擁有綠色健康生活。
根據規劃,未來西安將在城墻、秦嶺等重要區域,建設1000公里的四級綠道網,綠道總規模達1.53萬公里,讓市民在大都市中也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將城市融入自然、綠色融入城市是我們的憧憬。錢學森先生曾設想,未來的中國“要讓園林包圍建筑,而不是建筑群中有幾塊綠地”。因此,大力倡導植樹造林,廣栽樹木,是改善環境,普遍增綠的重要途徑。
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全民參與,更需要全社會養成積極植綠的社會風尚。讓我們行動起來,走向山鄉,走向街道,栽上樹、栽上花、種上草,創造綠色山川,綠色家園。
記者 王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