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關于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第三次會議70號提案的復函

類別:B

簽發人:楊勝良

陜西咸函﹝2024﹞20號


關于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第三次會議70號提案的復函

中國致公黨西安市委員會: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秦創原總窗口與全市各片區協同聯動創新發展的建議的提案》(第70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于“加強統籌政產學研金優勢資源”的建議。近年來秦創原總窗口加強統籌政產學研金優勢資源,深化與高校、院所、企業的務實合作,推動“政產學研金”有機結合。打造科技經紀人隊伍、“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新雙創”隊伍“三支隊伍”,培養引進大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搭建“1+5+N”科創服務體系,建立了秦創原綜合服務中心和“秦創原小程序”,近三年累計對接專業服務機構達112家,受理業務2.3萬項。接力春種基金,實施“青禾計劃”,共賦能企業129家,建立25個創新應用場景,發布147項產業技術需求榜單,促成34項產業意向合作。以“金融+科技”為融合,打造了139人的“科技金融顧問”隊伍,完成投融資對接活動104次。建成秦創原資本大市場,搭建全周期秦創原系列科創基金體系,共設立總規模125.55億元的26支科創基金,吸引30余家金融機構聚集,推出89款科技金融產品,累計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16.78億元。精選匯編了158條總窗口政策包,優化形成16條支持總窗口建設若干措施,實現省內重點高校院所全覆蓋。打通了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三級政策兌現通道。

關于“著力打造協同聯動創新平臺”的建議。總窗口以“三器”示范基地推進成果轉化。灃東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簽約6家地市飛地孵化器、11家高校科轉平臺,入孵企業51家;灃西成果轉化“加速器”示范基地引入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灃西檢測共享實驗基地等20個成果轉化及創新平臺,150余個項目正在轉化之中;涇河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基地簽約落地隆基綠能科技中央研究院、陜煤研究院、創維集團工商業光伏全國總部等一批創新平臺。目前,總窗口累計新增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家、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研發平臺18家、新型研發機構12個,累計與西安交大、西工大等16所高校共建30家高校科轉平臺;累計引培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34家,申請認定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19家。

關于“加快高層次科技人才聚集”的建議。總窗口傾力打造省級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及系列支持政策,在全省率先開展外籍人才創新創業試點,建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引進認定的各類高層次人才392名,其中,市級高層次人才149名,秦創原創新人才238名。建立秦創原人才大市場,彰顯人才服務、交流、展示、創新支持等功能,設立企業招聘中心,建立全省11個地市人才工作聯盟,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7家,聚集服務各類人才5.1萬人。實施“校招企用”“三池一機制”,按照“高校聘、企業用、政府助”的思路,建設人才池、資金池、項目池及“三池”對接機制,共引進、儲備各類人才71名,與中國移動簽訂三年引進300名海外高端人才協議,實現了“人才+項目”的精準匹配。

關于“完善協同聯動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議。秦創原總窗口發揮“總統籌、總牽引、總服務、總示范”作用,與全省各地市、行業13家創促中心組建全省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聯盟,有效將各地市創促中心聚集在“一張網”上。加強科創服務體系頂層設計,提升秦創原總窗口在全省范圍內的綜合示范效應與輻射帶動作用,制定省級地方標準:科技創新企業服務規范(標準號DB61/T1735-2023)并舉辦“秦創原科技創新企業服務標準專題培訓班”。通過搭建梯次分布的秦創原總窗口協同創新基地和秦創原地市協同科創載體(衛星島)打造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新通道,推進地市協同聯動、創新要素流動。搭建并上線秦創原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成果轉化、科技金融、政策服務、儀器共享、商事服務、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解決了全省科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攬子需求,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壓力,專注企業發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效能,促進更多技術創新成果落地應用。

下一步,總窗口將進一步加強資源聚集效能,發揮秦創原總窗口在全市秦創原建設中的創新輻射、創新引領作用,加快高水平研究機構、高規格創新平臺,生態主導型領軍企業,高層次創新人才,企業金融總部、金融機構等創新、產業、人才、金融資源聚集,建好用好省級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吸引集聚一大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高端人才,實現聚才、育才、用才。加速秦創原總窗口提能升級、勢能裂變,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做出引領示范,打造成全省新質生產力培育示范窗口。

感謝你們對秦創原建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



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