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類別:B
簽發人:楊勝良
陜西咸函〔2022〕35號
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關于陜西省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第674號提案的復函
李西乾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陜西創建《“西安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創新聚集區”的建議》(第674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單位收到提案后,立刻安排有關部門進行認真梳理和反復研究,認為您提出的建議合理可行,我單位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吸收采納。
一、建議采納情況
(一)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帶動下,將創建“西安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創新聚集區”納入秦創原重點項目的建議。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圍繞落實全省、全市關于秦創原建設工作要求、以打造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
“加速器”、兩鏈融合“促進器”為發展目標,聚焦秦創原總窗口這一關鍵,著力構建“重點片區引領+主導鏈條培育+特色園區承載”發展新格局。經前期認真研究,西咸新區在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積極策劃西咸健康養老產業園項目,打造集精準醫療、保健康養、制劑研發、器械研發、產教融合、生態旅游、養老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健康養老產業園,園區擬重點建設健康體檢醫療板塊、創新研發板塊、中醫健康文化教育板塊、休閑旅游板塊、養老養生板塊,力爭經過5年時間,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集康養休閑、醫療保健、產教融合、生態旅游綜合型現代產業園區。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立足全省23條重點產業鏈布局,高標準謀劃秦創原總窗口產業布局,聚力打造特色產業鏈,著力構建特色化產業體系。西咸新區重點布局氫能、大健康、智能網聯汽車3條主導產業鏈,到2025年,6大重點片區總體實現集中連片、特色產業壯大成鏈、龍頭企業帶動引領、重大項目有力支撐,區域產城融合能級增強,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對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成為推動秦創原總窗口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板塊和強引擎。重點布局的3條主導產業鏈基本成鏈,各產業鏈擁有1-2家產值100億元以上“鏈主”企業、2個以上產業鏈核心園區,延鏈補鏈強鏈壯鏈水平不斷增強。6個重點產業集群集聚初具規模,力爭形成1-2個5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各片區形成至少1個以上1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2個產值50億元以上的特色產業集群。
一是我區制定重點大健康產業發展專項方案。大健康產業由新區發改局牽頭負責。按照一個產業對應“一個專班+一支基金+一套政策”,增強重點產業發展的保障力度。二是細化大健康產業鏈發展。新區先進制造業局對大健康主導產業鏈進行細化梳理,形成產業鏈清單,明確支撐各產業鏈發展的“鏈主”企業、重點項目、核心產業園區、配套產業園區等。三是推進大健康“產業上圖”。繪制關于大健康產業相關的秦創原總窗口重點片區和特色產業園區,并由新區投資合作局提供產業地圖、招商引資地圖等,推動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園區等上圖,作為未來引導產業向重點片區、特色產業園區集中集聚的重要指引,目前規劃的特色產業園區:灃東生物醫藥產業園、秦漢大健康產業園、空港自貿藍灣產業園。
(二)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建議。一是以實現“三個良好”帶動新區未來蓬勃發展。立足于陜西科教、醫療、醫藥產業等現有基礎,加快提高生物醫藥、醫療設施和平臺搭建的發展建設,以打造良好的產業聚焦、良好的城市功能、良好的城市生態為導向,按照集中連片、成型成勢,謀劃重點片區范圍控制在15-20平方公里。區域內總體涵蓋支撐新區當前發展的重點企業、產業園區、對新區未來3-5年發展具有重要拉動的重點產業項目,并為未來產業發展預留空間。按照《西咸新區“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十四五”期間,將結合健康需求創新健康產業發展模式,以推進大健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鼓勵辦醫主體的多樣性,推動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發展,促進健康服務和健康制造的有機融合,構建“醫、養、健、管”四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推動醫藥醫療產業與養生養老、健康運動、健康管理服務等產業融合發展,催生更多醫療健康新業態。
二是加速特色產業發展成勢,按照產業聚焦,重點分布大健康產業鏈三個片區功能。以產業聚焦為主、專注特色發展和集中集聚,積極謀劃特色產業園區,形成秦創原總窗口的產業支撐。大健康產業鏈重點片區功能分布主要為三個片區:1.灃東絲路中心片區,該片區范圍:15平方公里左右。總體定位: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一帶一路”科技創新集中展示區。特色產業園區:灃東生物醫藥產業園(片區內,約4平方公里),重點產業方向為大健康(生物醫藥)。2.秦漢蘭池片區,該片區范圍:20平方公里左右。總體定位:兩業融合、兩鏈融合發展示范區。特色產業園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片區外,約5平方公里),重點產業方向為大健康(康養)。3.空港臨空經濟片區,該片區范圍:20平方公里左右,總體定位:秦創原總窗口的對外開放門戶。特色產業園區:空港自貿藍灣產業園(片區外,約4平方公里),重點產業方向為大健康(生物醫藥)。
三是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法舉辦醫療衛生機構,簡化醫療機構準入管理流程,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水平民營醫院向基層延伸、實現品牌化、集團化發展。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全科醫療、專科醫療、中醫藥、第三方醫技服務、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機構。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類型的醫療業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合作。
今年將重點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共享實現高質量發展。依托西咸新區中心醫院及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項目,實現醫共體醫療服務同質化、標準化,加大新區康養人才培養力度,助力新區醫養結合產業發展。繼續探索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在已建成核心實驗室1個、基層實驗室12個的基礎上,搭建三級檢驗網絡,推動醫學檢驗結果互認。
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陜西省自貿片區,為更好地全面推進藥品等領域“證照分離”改革工作,簡化市場準入行政審批流程,發揮主觀能動性,圍繞健康醫養產業發展,新區與時俱進推進商事制度,深入推進“3450”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自貿試驗區綜合服務大廳“一口受理”運行模式和“綜合受理、受審分離、聯審聯批、全區通辦”的行政審批模式,實現2個工作日辦結企業開辦所有事項。同時,主動對接省藥監局,匯報許可工作改革思路建議,采納省局和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力爭取得省局政策支持,分級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材料和時間,助力醫藥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持續實施審批輔導制度,建立審批輔導工作機制,開展“百人幫百企”幫扶工作,對企業申請的重大、復雜許可項目,事前輔導、事中幫助、全程指導企業辦理,確保企業申請許可事項盡快辦結。
(三)重點培育“秦藥”、“秦醫”品牌的建議。該建議中提出應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長安號”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先行先試,重點培育,逐步把“秦藥”、“秦醫”品牌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打響,使“秦藥”、“秦醫”品牌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經與提案者充分溝通后,此項職能與西咸新區發展定位無相關密切聯系,故不采納。
(四)努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的建議。目前新區已將大健康產業鏈列入新區產業鏈“鏈長制”工作中重點產業鏈之一,正在圍繞大健康產業鏈發展規劃制定工作,擬明確將創建“西安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創新聚集區”作為產業發展規劃的主要目標之一,配套出臺大健康產業發展專項支持政策措施,圍繞兩鏈融合,實施大健康產業鏈企業“微成長、小升規、規壯大”梯度培育計劃,不斷做大鏈上企業規模,推動新區大健康產業壯大成勢。通過投資搭建生物醫藥科技研發公共服務等平臺,引進了多家藥械企業上市服務機構,讓入區企業從運營成本、手續辦理等多方面得到實惠。在搭建平臺的同時,結合省、市、新區、新城四級大健康產業相關政策包,使項目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應享盡享相關扶持獎勵政策。西咸新區共梳理凝練省級70條政策包并制定相應配套細則;在西安市出臺42條政策包的基礎上,會同西安市編制支持總窗口9條專項政策;制定發布了新區優化營商環境18條、宜居環境10條、支持秦創原總窗口建設15條,較為完善的秦創原政策體系逐步形成。新區從企業招商、項目培育、人才支撐、惠企政策等方面,為企業積極提供多維度、全方位、精準化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教育、稅務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支持企業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吸引優秀人才。借科技之火,為新區發展注入持久發展動能,把新區打造成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優秀人才的向往地,高新企業的聚集地。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區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聚焦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這一目標,將積極研究出臺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加快載體空間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以最優的政策、最好的環境推動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上彰顯“西咸特色”,作出“西咸貢獻”。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西咸新區的關注與支持!
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2022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