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中央媒體和都市類媒體記者采訪團來到西咸新區

“走進西咸新區,仿佛走入一幅畫中。”7月20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中央媒體和都市類媒體記者采訪團來到西咸新區,記者們面對天藍水綠的美景時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

本次采訪團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汪鐵民帶隊,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副局長曲衛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政策法規局副局長歸帆、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環境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二處處長郝云等國家部委相關部門同志,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法治日報、中國人大雜志社、中國環境報等中央媒體記者和新京報、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等都市類媒體記者組成。主題是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加強黃河保護立法,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開展集中采訪。

走進創新港和西部云谷,感受秦創原的“科創范”。

采訪團首先來到了位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參觀了涵英樓數字展廳,了解創新港建設和科技創新情況。創新港是陜西創新驅動總平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之一,目前已有西安交通大學的29個研究院、8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和300多個科研機構、智庫入駐,1.3萬余名研究生和760多位專家教授已在這里開展科研教學工作。

“這里是創新的‘發動機’,從源頭上不斷為產業鏈和創新鏈‘兩鏈’融合提供原動力”,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卡脖子”技術在創新港被攻關,記者們從創新港蓬勃發展的態勢感受到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美好前景,感到非常振奮。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重要載體,位于灃西新城的西部云谷也收獲了采訪團的“點贊”。在二期園區,采訪團成員邊看邊聽邊記,詳細了解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及硬科技小鎮建設情況,了解西部云谷正在廣泛應用的海綿城市、綠色建筑、新能源利用、再生材料利用、裝配式裝修等技術。

體驗清潔能源+藍綠交融,感受西咸新區的“生態范”。

在西部云谷二期總部經濟園能源站,采訪團與無干擾地熱供熱技術進行了近距離接觸。“這是我們首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綜合能源站,以地熱能清潔利用為特色,結合光伏發電及冰蓄冷等技術,形成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綜合能源供應方案。”項目負責人向媒體詳細介紹綠色能源的利用情況。目前,無干擾地熱供熱技術已經開始在全國多地推廣應用,使用中深層地熱能供熱面積累計2000萬平方米,成效明顯。

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成熟的應用示范引起了記者們的濃厚興趣。有記者表示:“這項技術解決了北方煤炭供熱的污染問題,是真正的綠色科技!應該大力宣傳普及。”

除了綠色能源,水安全、水生態也是采訪團關心的話題。在渭河流域灃河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站,記者們詳細了解了監測站運用的新技術及檢測指標。企業負責人介紹說,建設生態監測站對提升陜西省地表水水質監測網絡的整體水平、優化陜西省地表水水質監測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在灃河入渭口,這里碧水藍天,水清岸綠,水鳥啼鳴,一派怡然。記者們被眼前美景吸引,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特別是聽取了新區關于水系生態保護和灃河生態治理修復改善情況的介紹后,更是齊聲為西咸新區的生態環境點贊。“作為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創新’無處不在。”

采訪團一行對西咸新區近年來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實踐給予了充分肯定。人民網記者余璐稱贊這里“綠意盎然,很漂亮、很有魅力!”澎湃新聞記者林平說:“這里生態好、環境優、城市極具現代感,與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

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小衛,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金東和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盧凱、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賀簡政等領導一同調研。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徐軍前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