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各新城管委會,新區管委會各有關部門、園辦,各鎮街:
為切實加強對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陜西省地質環境管理辦法》,經新區管委會研究同意,決定成立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成人員
組 長: 陳 默 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總規劃師
副組長: 王龍超新區資源規劃局臨時負責人
成 員: 新區宣傳文旅局、發展改革和商務局、教育體育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財政金融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物局)、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氣象局籌備工作組主要負責同志,各鎮街主要負責同志。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新區資源規劃局,具體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和日常工作。
二、工作職責
(一)新區宣傳文旅局:負責協調旅游景區加強地質災害排查并采取防范措施。
(二)新區發展改革和商務局:負責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三)新區教育體育局:負責做好新區所屬學校校舍(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指導、督促各新城教育體育組做好學校校舍(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
(四)新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負責協助、配合新區資源規劃局指導督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做好地質災害防范科普知識培訓工作,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等方面統籌考慮,指導督促工業企業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五)新區財政金融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的落實和保障工作。
(六)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
(七)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物局):負責指導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對因地質災害造成損壞房屋的安全鑒定;負責督促古遺址、古建筑使用管理單位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并采取防范措施,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防治工作;負責水利設施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對各類水利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隱患加強排查、防范和治理。
(八)新區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負責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九)新區應急管理局:負責新區地質災害的應急管理工作,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指導、組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及預警信息發布。
(十)新區氣象局籌備工作組:負責提供天氣預報和雨情信息,加強同新區資源規劃局會商。
(十一)各鎮街:各鎮街黨政領導是屬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疏散工作;做好受威脅群眾撤離及管控工作;配合做好地災演練培訓宣傳工作,做好日常信息資料整理報送和值班值守工作。
西咸新區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2022年度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1〕59號)《陜西省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新區地質災害現狀和年度降水趨勢預測,制定本方案。
一、新區地質災害現狀及2021年地質災害防治情況
新區位于關中腹地,受地質構造控制和渭河、涇河侵蝕作用,形成了夾持于渭河和涇河之間的三角狀黃土臺塬。黃土臺塬邊部地形坡度大,土質為中上更新統風積黃土,土質疏松,且具有強烈的水敏性,易導致黃土塬邊滑坡、崩塌發生。新區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主要分布于涇河新城、空港新城和秦漢新城沿塬(渭河北岸及涇河南岸)地帶。目前,新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20處,包括崩塌16處、滑坡4處,其中10處已通過工程治理或拆遷避讓消除隱患,目前尚未消除安全隱患的地質災害點10處,威脅54戶283人,276間房屋,潛在經濟損失2875萬元。
2021年新區通過工程治理、拆遷避讓等措施共核銷地質災害隱患點4處,解除受威脅群眾21戶156人,涉及266間房屋,575萬元財產。通過巡排查及風險調查評價新增隱患點6處。全年共進行群測群防系統維護20處,開展避險演練16次,培訓15次,共發放宣傳材料1萬余份,通過組織宣傳培訓、避險演練等舉措,有效提升了新區防治地質災害的能力,保障了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新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2022年新區降雨量趨勢綜合分析預測結果,預計今年4月下旬-10月降雨量較平時偏多,降水過程集中;初夏汛雨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略偏早;秋季略偏秋淋,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偏早,預測地質災害主要發生時段在5月下旬-9月底,災害類型以崩塌、滑坡為主,同時人類工程活動誘發地質災害風險仍然存在,地質災害防治形式依舊嚴峻。
三、新區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和重點防范區段
(一)重點防范期
根據新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結果結合新區地質災害分布特征和發育規律,將5月下旬-9月底作為全年重點防治期,防范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黃土崩塌、滑坡。
(二)重點防范地質災害隱患點
新區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20處,其中10處已通過工程治理或拆遷避讓消除隱患,目前尚未消除安全隱患的地質災害點10處,全部為崩塌隱患(涇河新城高莊村9組崩塌、東銘建材有限公司后崩塌、費家崖2組崩塌、費家崖1組崩塌,秦漢新城正陽辦許趙村崩塌、窯店辦黃家溝村黃家溝十字崩塌、西毛村崩塌、三義村崩塌、渭城辦渭城灣村1組王俊屋后崩塌,空港新城陳贠村6組崩塌),現狀穩定性均為欠穩定,在降雨等條件下易發生地質災害,2022年應重點防治,必要時應對受威脅群眾進行撤離,對即將或正在進行施工治理的隱患點,要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避免因項目施工措施不當造成不必要損失。
(三)重點防范區段
主要位于涇河新城高莊鎮,空港新城太平鎮,秦漢新城渭城街道、窯店街道、正陽街道等渭河、涇河兩岸邊坡地帶,由于河流的下蝕、側蝕作用,導致河流兩岸地形陡峭,臨空高度大,加之巖土體成分為中上更新統風積黃土,土質松散,垂直節理發育,在降雨等條件下易引發地質災害,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段,2022年度應重點防治。
四、新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任務
(一)落實防災責任。一是強化政府責任。西咸新區管委會領導本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分別與新城和鎮街簽訂地質災害防災目標責任書,做好本方案部署工作。各新城管委會(園辦),各鎮街按照新區、新城級方案內容,做好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預警信息組織做好臨時性撤離、轉移安置等應急處置工作。二是落實部門職責。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相關規定,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防災責任。新區資源規劃局負責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工作。新區應急管理局負責新區地質災害的應急管理工作,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指導、組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及預警信息發布。新區發展改革和商務局負責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新區財政金融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的落實和保障工作。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物局)負責指導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對因地質災害造成損壞房屋的安全鑒定;負責督促古遺址、古建筑使用管理單位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并采取防范措施,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防治工作;負責水利設施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對各類水利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隱患加強排查、防范和治理。新區氣象局籌備工作組負責提供天氣預報和雨情信息,加強同新區資源規劃局會商。新區教育體育局負責做好新區所屬學校校舍(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指導、督促各新城教育體育組做好學校校舍(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新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負責協助、配合資源規劃部門指導督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做好地質災害防范科普知識培訓工作,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等方面統籌考慮,指導督促工業企業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區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負責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區宣傳文旅局負責協調旅游景區加強地質災害排查并采取防范措施。各鎮街黨政領導是屬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做好地質災害巡查監測工作并建立工作臺賬,及時發現、報告、處置險情,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疏散工作;做好受威脅群眾撤離及管控工作;配合做好地災演練培訓宣傳工作,做好日常信息資料整理報送和值班值守工作。
(二)切實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基礎工作。一是盡快印發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編制本轄區2022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于5月31日前經本級管委會批準后組織實施,方案內容包括地質災害現狀及上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概況、地質災害趨勢預測、重點防范區段和防范期、防治任務、防治措施等。各鎮街依據新區、新城2022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編制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方案。方案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防范區分布情況和重點防范期要求,監測預警、日常巡查、宣傳教育等防范措施,以及組織保障和防治責任等。二是加強“平戰結合”技術支撐單位駐守。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繼續實施“平戰結合”體系建設,做好經費保障,確保西咸新區本級及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期有專業技術團隊駐守,發揮專業技術隊伍的優勢,服務地方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提高基層防災工作能力。三是加強對建設項目的審批與監管。根據《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陜西省工程建設引發地質災害管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對于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及地裂縫穿過的區域進行的工程建設項目,新區及各新城行政審批、發改、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在項目可研立項、用地、規劃和建設審批中,加強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三同時”的監管管理,嚴防工程建設引發、加劇、遭受地質災害。各鎮街要重視農村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村民建房科學選址,避免因切坡、溝口建房而引發地質災害,所在地鎮街必須明確告之,督促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對可能突發成災的地質災害隱患地區及時采取工程治理或避讓措施。四是抓緊修編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預案。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根據新區機構改革后職能修編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預案,明確職能職責、主要任務,確保應急救援技術支撐工作有序開展。
(三)突出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是全面開展汛期“三查”工作。汛前,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以學校、醫院、公鐵路沿線等人口密集場所及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的地質災害易發區為重點區段對轄區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和盲區,同時對受威脅群眾進行地質災害防災知識培訓;汛中,定期對轄區內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查,降雨期間要加強巡查頻次,確保每天巡查次數不少于兩次,同時對隱患點穩定性及危險性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汛后,對有變化的隱患點和擬新增或核銷的隱患點進行核查,按程序要求完成隱患點動態更新工作。二是加強值班值守。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每天分上午、下午兩個時間段在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上進行值班情況填報,填報內容包括值班人及帶班領導姓名、值班電話、災險情情況等。確保信息暢通,汛期期間新區將對各工作部值班情況進行抽查,抽查內容包括監測員、村級責任人、鎮級責任人、新城責任人值班電話是否暢通,隱患點是否存在發展變化跡象,值班及帶班領導是否在崗等,抽查結果將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年度考核標準之一。三是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不斷加強轄區基層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逐級壓實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防治人員責任,明確隱患點責任人、監測人,設置警示標識,為群測群防人員發放監測補助,配置實用監測預警設備,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加大基層監測人員的科技監測能力培訓和技能演練,不斷提高群測群防隊伍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應急能力。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會同鎮街嚴格落實“兩卡一預案”(防災、避險明白卡以及“防、搶、撤”預案)制度,防災、避險明白卡應當載明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位置、類型、范圍,以及轉移對象、預警信號、轉移路線、避險地點等,筑牢新城、鎮街、村三級群測群防責任體系。新區及新城行業主管部門要明確“管行業就要管安全,管安全就要管地質災害”的工作思路,將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列入安全隱患防范范疇,明確責任,建立工作制度和工作臺賬,做好本行業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四是扎實開展宣傳培訓演練。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根據年度培訓演練任務制定詳細的方案計劃,盡早開展培訓演練,要求灃東、灃西新城必須在汛期之前完成1場培訓和1場演練任務,涇河、秦漢及空港新城需在汛期之前完成3場培訓和3場演練,六月底之前完成全年培訓演練任務;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群眾的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地質災害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五是加強預警預報。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與氣象、應急、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合作,建立地質災害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預報預警制度,及時準確發布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六是強化臨災避險。根據“發現隱患、監測隱患、發布預警、果斷撤離”的防治策略,對可能出現的極端降雨天氣,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根據省市、新區發出的預警信息和撤離指令及時督導、組織各鎮街對受威脅群眾及風險區群眾進行轉移安置,同時要對居民住宅及風險區進行封堵,安排24小時專人值班值守,堅決杜絕人員私自返回,降雨結束后,要充分考慮地質災害滯后性,確保隱患消除后組織人員有序返回。各新城管委會(園辦)做好轉移安置費用保障。七是嚴格執行日報、速報制度。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每天五點前將當日地質災害防治情況報送新區,主要內容包括巡排查次數,隱患點發展變化跡象,成功預警預報,災險情發生及應急處置等情況;一旦出現災險情要及時按照速報制度上報信息,確保自然資源系統第一時間掌握災險情情況,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八是快速處置災險情。新區應急管理局組織編制新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按照分級負責原則,組織不同等級突發地質災害及其次生險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動員社會救援力量參與救援,組織突發地質災害救助工作,指導做好受災群眾臨時和過渡性安置工作;新區資源規劃、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根據本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預案,做好災險情處置過程中的應急技術支撐工作。各新城管委會(園辦)、應急管理部門、資源規劃部門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24小時值班及速報制度,認真汲取鄭州“7.20”災害經驗教訓,科學分級處置地質災害災險情。
(三)扎實推進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應嚴格按照《西咸新區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9年度)》、《西咸新區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度)》及《西安市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2年度)》的任務要求進行項目實施,做到保質保量,不缺項、不漏項,按時按要求完成年度任務。一是加快推進2019及2020年度未完成的3處治理項目(秦漢新城西毛村崩塌、龔東村崩塌、渭城灣村崩塌)。秦漢工作部要攻堅克難,狠抓工期,確保以上3處治理項目在4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消除安全隱患,5月底完成項目初驗。二是扎實落實《西安市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2022年度實施方案》中有關新區工作安排部署。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根據年度任務,制定合理、可操作性強的進度計劃,早著手、早實施,確保群測群防系統維護在五一前完成。三要加快資金撥付。對于已完成的建設項目,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積極對接財政部門,嚴格按照合同進度撥付項目資金,實現項目、資金“雙清零”。新區及各新城財政部門要做好綜防體系建設資金保障工作。四要強化系統填報。目前中省市把系統庫填報項目、資金撥付的進度作為考核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的唯一標準,新區資源規劃局、各新城(園辦)資源規劃部門要指定陜西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項目統計管理系統、全國地質災害項目管理系統、自然資源資金監測監管系統及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平臺等四個系統庫填報負責人,及時更新項目進度,避免因系統填報滯后影響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壓實防災責任。新區各級要認真執行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各項任務,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不懈地抓好落實。要建立和完善主要領導責任制,將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具體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二)密切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本轄區內地質災害的防治領導工作,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落實有關單位防災責任。資源規劃、應急、基層工作、住建、城管交通、教育體育等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做好相關領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建立聯防聯控的日常聯動協調機制。各級資源規劃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條塊合力,共同推動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普及知識。新區各級要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力度,普及監測、預防、避險、搶險、治理等知識,特別是要讓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干部群眾掌握基本防災技能,增強防災意識,提高抗災能力,同時相關責任部門要運用新技術、新方法進行監測分析,提高預警預報水平。
(四)落實經費。各級管委會及各鎮街要將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用于地質災害調查處置、監測、預警預報、工程治理、搬遷避讓等工作,并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有關部門和管委會的目標責任考核內容,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開展,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加強督查。新區資源規劃局、應急管理局等單位要及時組織對各新城(園辦)、各鎮街及相關單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督查,并適時將督查情況予以通報。對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對在地質災害防范和處置中玩忽職守,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黨政領導和相關責任人責任。
陜西省西咸新區黨政辦公室
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