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2年3月18日上午8時30分許,××環??萍加邢薰窘ㄖY源化利用建設項目,在進行鋼結構廠房施工過程中,發生一起1人死亡高處墜落事故。
一、有關單位情況
(一)投資建設單位:××環??萍加邢薰?/p>
(二)施工單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具備建筑工程總承包、市政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裝飾裝修專業承包二級資質),為該項目鋼結構廠房及配套工程(辦公、道路、排水等)。
(三)項目管理單位:××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道路、橋梁、綠化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項目投資、建設、管理等)為該項目申請并辦理了臨時用地、臨時建設相關手續。
二、事故發生經過
(一)事故發生經過和救援處置情況
3月18日上午7時30分許,××建筑公司項目班組長申某亮安排古某、李某、申某、張某4人進行轉料倉廠房西外墻剩余檁條安裝施工,其中古某、李某負責高空安裝,其余兩人負責在地面協助吊運材料。3月18日上午8時25分許,申某前往轉料倉廠房東側查看材料進場情況。與此同時,古某、李某完成了西外墻檁條安裝施工后降落至地面。二人經協商決定攀登至廠房屋頂進行拉桿安裝施工。隨后,古某沿鋼結構立柱(每間隔1.5米有固定檁條的托板)開始向上攀登,李某沿轉料倉設備檢修爬梯向上攀登。3月18日上午8時30分許,古某在沿鋼結構立柱向上攀登至2到3米高時,不慎墜落至地面死亡。
事故發生后,項目現場相關負責人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和110報警電話。120急救人員到場診斷后確認古某波已死亡。應急管理、住建部門等有關負責同志及時趕赴現場,指導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工作。
(二)直接經濟損失
據統計,本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20萬元。
三、事故發生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古某安全意識淡薄,未經教育培訓合格上崗作業,風險辨識和防范能力差,在不具備高空作業操作資格且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的情況下,擅自違章冒險沿鋼結構立柱進行攀登作業,不慎墜落死亡。
(二)間接原因
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相關建設、施工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缺失。建設過程中未認真落實鋼結構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和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日常隱患排查整治和安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高空安裝作業現場未按規定設置安全攀登通道、安全操作平臺和相關安全防護設施。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具備相應特種作業資格,且未經培訓合格上崗,不掌握相應安全操作規程,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重要原間接原因。
四、事故性質認定
事故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項目施工單位現場管理不到位,安全防護設施缺失,作業人員未按規定佩戴個人防護用品且擅自違章冒險進行高空攀登作業而導致的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五、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
(一)建議免于責任追究人員
申某,××建筑公司項目鋼結構安裝班組長,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責任,責成××建筑公司對其予以辭退。
(二)建議作出行政處罰或由企業處理人員
1.甄某華,××建筑公司總經理兼項目經理,對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由應急管理局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五條的相關規定,給予其上年度收入40%罰款的行政處罰。
2.王某,××建筑公司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責任,責成××建筑公司對其予以免職。
3.李某,××建筑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兼技術員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責任,責成××建筑公司對其作出嚴肅處理,并將處理結果上報應急管理局。
4.柯某,××環??萍加邢薰究偨浝砑骓椖控撠熑耍瑢κ鹿拾l生負有重要責任,由應急管理局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對其作出相應行政處罰;責成××環??萍加邢薰景凑障嚓P規定對其作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報應急管理局。
5.李某,××環??萍加邢薰痉ǘù砣?,對事故發生負有一定責任,由應急管理局依據《安全生產法》第相關規定對其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三)對有關單位的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
1.××建筑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責任,由應急管理局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對其作出相應行政處罰。
2.××環??萍加邢薰?,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責任,由應急管理局依據《安全生產法》相關規定,對該公司作出相應行政處罰。
六、整改措施
(一)××建筑公司,要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教訓,加強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建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建筑標準規范,切實加強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要保證必需的安全生產投入,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攀登安全通道,完善安全警示標志。要認真落實專項施工方案和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加要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審查管理,提升各級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和防范能力,確保生產安全。
(二)××環??萍加邢薰?,要認真汲取此次事故教訓,加強臨時建設項目安全管理。要完善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加強日常隱患排查治理和督查考核,必要時聘請第三方機構或專家開展安全評估檢查,督促改善現場安全生產條件,切實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安全。
(三)××基礎設施公司,要加強臨時用地、臨時建設使用過程監督管理,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臨時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資規〔2021〕2號)等有關規定加強臨時用地、臨時建設管理,要突出臨時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確保生產經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