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解讀:西咸新區“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主要指標與內容
一、編制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新區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國務院《“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陜西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西安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以及《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新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新區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生活品質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融合發展環境更加友好,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協調,無障礙環境更加優化,助殘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權利得到更好實現,殘疾人事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顯提高。
到2035年,新區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相適應。殘疾人物質生活更為寬裕,精神生活更為豐富,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平等包容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參與、公平發展的權利,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重點任務及指標
專欄1:“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主要指標 | ||
指標 | 2025年 | 屬性 |
1.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 | ≥98.5 | 預期性 |
2.新生兒先天性聽力障礙篩查率(%) | ≥97 | 預期性 |
3.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 | 100 | 約束性 |
4.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率(%) | 100 | 約束性 |
5.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率(%) | 100 | 約束性 |
6.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 ≥98 | 預期性 |
7.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 | ≥96 | 預期性 |
8.低收入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人數(人次/年) | 300 | 預期性 |
9.城鄉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人數(人次/年) | 300 | 預期性 |
10.有需求的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 100 | 約束性 |
11.有需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 | 100 | 約束性 |
12.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 | ≥98 | 預期性 |
13.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率(%) | 100 | 預期性 |
專欄2:殘疾預防重點任務 |
1.開展殘疾人專門節日宣傳活動。每年定期開展愛耳日、愛眼日、精神衛生日、孤獨癥日、殘疾預防日等殘疾人專門節日宣傳活動,普及殘疾預防知識。2.開展長期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預防意識,利用網絡、公益廣告等傳播媒介,面向兒童、青少年、新婚夫婦、孕產婦、嬰幼兒家長、老年人、高危職業從業者等重點人群,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宣傳倡導健康行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3.開展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加強衛生健康、殘聯、民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實現兒童殘疾早發現、早診斷、早救助,形成篩查、診斷、干預、救助有效銜接的管理和服務體系。4.開展疾病致殘防控行動。全面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繼續將脊髓灰質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致殘性傳染病的疫苗接種率維持在高水平。 |
專欄3:殘疾人社會保障重點任務重點任務 |
1.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將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按程序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納入低保范圍后生活仍有困難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采取必要措施給予生活保障。納入低保范圍的已就業殘疾人可按規定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超過西安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后給予一定時間的減退幫扶。2.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建立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實現補貼資金按月發放。實施兩項補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3.落實殘疾評定補貼。每年為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和重度殘疾人殘疾評定提供補貼和便利服務。4.開展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為就業年齡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年度托養照護服務不低于300人次。落實托養服務機構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地區新建集中照護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日間照料、居家服務、鄰里互助等社會化照護服務。5.落實突發公共事件中困難殘疾人急難救助。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緊急情況下受困、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殘疾人,所在村(居)委會或民政部門及時向被監護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6.開展殘疾人就業增收項目。扶持一些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殘疾人個體戶,幫扶困難殘疾人就近就便實現就業,穩定增加家庭收入。 |
專欄4:殘疾人康復服務重點任務 |
1.開展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項目。完善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評估、建檔、簽約工作機制,為殘疾人普遍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到2025年,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100%。2.開展殘疾少年兒童康復服務項目。健全完善殘疾少年兒童康復服務機構管理政策,強化管理,促進機構規范化建設。3.強化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服務。繼續推進精神殘疾人康復救助項目,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報告、隨訪管理、服藥指導、社區康復、心理支持和疏導等服務。推進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到2025年,建立精神障礙康復中心,能夠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4.落實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保障殘疾人基本輔助器具需求,逐步提升輔助器具的標準和種類,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達到100%。5.開展殘疾人互助康復項目。探索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專家交流互助等殘疾人互助康復方式。6.加強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康復醫療人才隊伍建設,開展殘疾人康復專業技術人員規范化培訓,將康復納入全科醫生、家庭簽約醫生、村醫等培養培訓內容。 |
專欄5:殘疾人就業創業重點任務 |
1.落實殘疾人自主就業創業補貼。每年至少扶持10名殘疾人創業。2.落實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獎勵。對超過單位職工總數1.5%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獎勵。3.落實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獎勵。對殘疾人職工占在職職工總數的比例在25%以上(含25%),且殘疾人職工在30人以上(含30人)的用人單位給予資金扶持。每年至少扶持1家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4.落實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補貼。對符合條件為殘疾人創業孵化提供場地、創業培訓、創業實訓、項目開發等多項服務和創業指導的經濟實體,給予資金扶持。5.推進黨政機關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推動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普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到2025年,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區級編制50人以上(含50人)的黨政機關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編制67人以上(含67人)的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除外)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6.落實殘疾學生實習見習實訓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大學生在實習見習實訓期間給予補貼。7.實施盲人按摩扶持項目。對視力殘疾人開辦盲人按摩服務機構的按規定給予補貼。8.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幫助300名殘疾人參加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確保接受培訓的殘疾人掌握1~2門實用技術,提升殘疾人技能水平,增強殘疾人就業能力,實現較為穩定的就業創業。 |
專欄6:殘疾人特殊教育重點任務 |
1.開展殘疾學生教育資助項目。逐步提高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普及水平,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完成義務教育且有意愿的殘疾學生都能接受適宜的中等職業教育。對困難殘疾學生或困難殘疾人子女就讀中專、大專和本科的,分別給予相應的資助。2.開展“自行助學”項目。進一步落實對困難家庭中的殘疾兒童少年及殘疾人子女的資助標準,擴大資助范圍至學前教育、普通高中。3.開展遠程殘疾人學歷教育。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積極開展殘疾人免費遠程教育招生工作。4.開展殘疾幼兒學前康復教育發展項目。鼓勵普通幼兒園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幼兒,支持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開展學前康復教育。加強公辦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機構建設,支持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和自閉癥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開展特殊教育學校提升項目。5.開展融合教育推廣項目。鼓勵普通學校招收殘疾兒童少年,同等條件下在招生片區內就近就便優先安排殘疾兒童少年入學。設置隨班就讀區域資源中心或資源教室,配備必要的教育教學、康復訓練設施設備和專業人員。 |
專欄7:殘疾人文化體育重點任務 |
1.開展“五個一”文化服務項目。開展“五個一”(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游一次園、參觀一次展覽、參加一次文化活動)文化服務項目。2.開展殘健融合文化服務示范中心項目。鼓勵街道積極創建殘健融合文化服務示范中心(站、點)。3.開展盲人文化服務項目。為盲人提供盲文讀物、有聲讀物、大字讀物、數字閱讀、無障礙電影電視劇等產品和服務。繼續開展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公共圖書館設立盲人閱覽室(區),增加公共圖書館盲文圖書和視聽文獻資源。4.開展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項目。增強殘疾人體育健身意識,在拓展殘疾人體育健身服務新項目的同時,注重完善保護現有殘疾人體育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殘聯支持,推廣適合殘疾人的康復健身體育項目、方法和器材,創建殘疾人自強康復健身示范點,參加殘疾人康復健身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鼓勵殘疾人參加各級各類全民體育健身活動。為重度殘疾人提供康復體育進家庭服務。5.參加殘疾人事業好新聞評選活動。積極向國家、省、市殘聯推薦殘疾人題材優秀新聞作品和做出積極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參加評選,推動新區殘疾人新聞事業發展。6.積極向省、市殘聯推薦優秀殘疾人專題節目參加展演、播活動,鼓勵廣大廣播工作者服務殘疾人,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 |
專欄8:殘疾人權益保障重點任務 |
1.開展普法宣傳。制定殘疾人事業“八五”普法規劃,以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開展殘疾人普法活動,每年至少開展1次普法宣傳活動。2.開展法律援助服務。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將殘疾人作為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范圍,提升殘疾人法律援助質量。3.推進道路交通無障礙化。主要道路、主要商業區和大型居住區的人行天橋和人行地下通道配備無障礙設施,公共場所、公共停車場和大型居住區的停車場設置并標明無障礙停車位。4.推動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化。醫療、教育、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務設施和特殊教育、康復、托養、社會福利等殘疾人服務設施、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加快推動無障礙改造。5.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繼續推進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6.推進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信息無障礙化。加快推進新區門戶網站、政務服務平臺和網上辦事大廳信息無障礙建設。7.推動公共信息無障礙化。鼓勵政務服務大廳和公共服務場所為殘疾人提供字幕、手語、語音等服務。醫院、疏散避險場所和集中隔離場所等設置語音、字幕提示裝置。 |
解讀部門:基層工作部 聯系電話:029-3318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