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解讀《西咸新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現將《西咸新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前期工作。新區自2017年托管代管社會事務后,將“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三位一體推進,制定出臺系列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務院倡導的“六個一”改革前期目標已基本實現,“五個為”整體要求取得明顯進展,新區營商環境建設“1.0版”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微信辦照”被全國推廣,“證照分離”試點經驗被全省復制推廣,“好差評”改革獲評2019年度陜西省“十大優秀審批服務案例”一等獎,“三服四化”改革代表陜西省入選國家發改委《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一省一案例”在全國推廣;商事集成注冊改革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會議上專題匯報,擬納入全省試點。市場主體增長迅速,營商環境評價和考核排名不斷提升。

(二)存在問題。隨著營商環境建設的深入推進,工作中的短板和問題也逐漸凸顯,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為企業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精準服務還不夠,對比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最優值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改革的方式和途徑也有待創新。

(三)方案特點。為解決以上問題,按照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要求,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開營商環境建設,營商辦牽頭,聚焦“五個為”目標再發力,結合國家評價18個指標要求,起草了《西咸新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推動新區營商環境建設進入“2.0一是《方案》集中體現了“五個為”的總體要求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18個指標的具體要求,通過對標對表,對評價指標涉及內容進行了大幅提標。二是方案內容更加全面,整合了國家、全省、全市多個方案的內容,結合最新改革方向,保證工作的延續性、系統性和對應性。三是《方案》重點突出了優化產業服務內容,33條任務中涉及產業、金融和對企精準幫扶的有12條。四是《方案》對交通、商業、教育、醫療等營商環境配套服務以及安全生產、治安、法律服務等體系保障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全面覆蓋各領域。

二、《方案》主要內容

《方案》由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等三部分組成。

(一)工作目標。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對標對表國際國內先進水平,聚焦“五個為”目標再發力,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到2020年底,配套方案全部印發。2021、2022、2023年,通過層層遞進的改革舉措,逐步實現“五個為”總體目標,新區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各項改革成效在全省、全國推廣,市場主體增量全國領先。

(二)重點任務。圍繞“五個為”和打造營商環境保障體系,確定了五個方面33主要任務:

1.為促進就業創業再降門檻。主要包括7方面內容:一是繼續堅持權責清單目錄管理,推進簡政放權,分層級、分批次將事權交新城、街鎮行使;二是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發展平臺經濟,爭取商事集成注冊改革全省試點,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小時,實現“一業一證”“一證準營”;三是深化“一套流程管項目”改革,全面實施告知承諾、多圖聯審、區域評估、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多評合一和聯合驗收,到2022年,政府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到50和20個工作日;四是新區用水用電用氣服務全面進駐線上線下政務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2022年一般報裝業務1個工作日內辦結;五是推行不動產交易、登記、繳稅“一站式”辦結,“不見面”審批,推廣不動產登記進銀行,2021年實現一般類和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六是鼓勵新業態發展,建立城市機會清單發布機制,鼓勵靈活就業,打造國際展會、跨境電子商務、醫療用品生產研發等特色商務示范樣本;七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勞動力市場服務,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搭建西咸易就業平臺。

2.為各類市場主體再減負擔。主要包括5方面內容:一是優化企業信貸服務,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增加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推動企業掛牌上市;二是打造“零收費”先行示范區,涉及民生、具有普惠性質的證照工本費免征,供電熱氣水禁止“接入費”“碰口費”;三是優化企業納稅服務,2021年底前實現9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四是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從快從嚴打擊各類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實施商標品牌建設工程,培育核心專利,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和維權機構建設;五是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公共資源在平臺交易體系“應進全進”,進行目錄管理和動態調整,建設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在線監管平臺,建成全省跨區域交易示范區。

3.為激發有效投資再拓空間。主要包括8方面內容:一是提升招商精準化效能,印發指導意見及目錄清單,明確不同新城產業定位,細化獎勵政策,實施產業鏈招商,建成網上招商自選超市;二是全面推進惠企獎補政策“進大廳、上平臺”,分行業列出政策清單,逐項出臺實施細則,2021年底前再梳理100項高頻獎補事項、50項“免申即兌”事項;三是推動自貿區創新,落實“一件事一方案一專班”機制,分批次形成改革創新案例,三年內至少形成50項自貿改革創新案例;四是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實施制造業發展倍增計劃,推進“兩化融合”,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項目”的要求,編制新區實施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清單,系統培育工業園區、科技園區、中小產業園區,構建都市農業產業體系;五是激勵創新創業,構建創業孵化鏈條,加強科技成果轉化,2021年建成生產力要素超市;六是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未來3年,實施大數字新基建、新產業、新融合等系列舉措,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七是統籌新區企業共同發展,圍繞新區“6+1”主導產業體系,組建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建成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出臺交易獎補政策,實施文化、文物、旅游等產業“打包營銷”、一體化推介;八是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編制《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組建新區服務貿易協會,2023年底前形成3-5個在全國可復制推廣的經驗。

4.為公平營商再創條件。具體包括7方面內容:一是打造“智慧監管”體系,爭取“構建市場綜合監管體系、創新監管模式”的全國試點,創新包容審慎監管,制定新區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柔性監管“三張清單”;二是做好綜合執法改革試點,全面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將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的事項全面納入綜合執法;三是打造新區信用監管體系,實施“一個規劃、三個創新、八個專項工程”,創建全國信用經濟示范區和“信用西咸”品牌,建立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四是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保障企業員工在勞動合同簽訂等各項權利,建設勞動力市場信用體系;五是持續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和追紀問責,打造良好營商治安環境;六是強化市場主體法律保護,提升執行合同效率,爭取新區商事案件專門管轄,建立多元化商業糾紛解決機制,加強對民營企業和中小投資者法律保護,2022年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體制全覆蓋;七是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新區政企對接平臺,完善企業招商、項目建設和運營3個階段“店小二”服務體系,2021年上半年建成完善線上“電小二”平臺。

5.為群眾辦事生活再增便利。具體包括6方面內容:一是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從“一網通辦”發展到“一網好辦”,推進“八辦”和“四電”改革以及“區塊鏈”技術應用,“一件事”改革再推出100個高頻套餐、20個“主動辦”事項,打造標準化政務服務示范區;二是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三是深入推進“三服四化”改革,2021年實現100%社區居民辦事不出“15分鐘政務服務圈”2022年底前在商圈、園區、等產業聚集區建設20個標準化政務服務便利店四是完善營商環境投訴反饋機制,實現24小時快速受理,全面實施“好差評”;五是完善營商環境配套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探索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加強充電樁建設、“共享單車”、24小時便利店、“放心早餐”等配套服務體系;六是加強安全生產和監管,加快推出懲罰性賠償和巨額罰款等制度,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


原文鏈接:關于印發《西咸新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