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起草背景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五大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19〕22號)中“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專項行動”和《西安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都要求,不斷提升政策落地執行力度,推進政策兌現網上公示和進入政務大廳辦理。5月份,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復工復產政策落地服務的通知》要求,復工復產補貼扶持性政策在政務服務網上公示,納入政務中心辦理。
二、主要考慮
(一)外省經驗。廣東省是最先探索政策兌現“進大廳、上平臺”工作的省份,早在2016年,廣州開發區“政策兌現”窗口就正式啟動運行,廣東省全省正在政務服務平臺統一部署標準化平臺建設。深圳市進駐事項237項,廣州市開發區(番禺區)進駐事項54項,全流程辦理時限34個工作日。審批模式為“三集中三到位”,審批流程進行了部分數據整合和優化。
(二)省內情況。西安市國際港務區是省內最先試水政策兌現“進大廳、上平臺”的地區,2019年第一批進駐22項,目前總上線數量為72項,政策解讀和辦理流程較為詳細。今年6月,楊凌示范區也在政務大廳設立惠企政策兌現專區,6個受理窗口進駐27項事項,采取的是各部門集中辦公形式。省內、省外各地惠企政策事項梳理的顆粒度與新區事項顆粒度基本類似。
(三)新區政策梳理情況。根據前期統計,新區共有惠企獎補政策31個,涉及核心條款212條。對15個兌現需求較高的文件進行分析和征求部門意見后,確定適合“進大廳、上平臺”的惠企政策文件10個,梳理出152項核心條款。按照“新區、新城制定出臺的,落實國家、全省、全市普惠性獎補政策必須進,企業兌現需求較大的高頻事項必須進”等“三必進”和“招商引資一事一議事項不進,非普惠性政策事項不進,配套自上而下執行無須申請事項不進,政務服務事項不進,有評選名額比例限制的事項不進,與財政政策不符的事項不進”等“六不進”原則,梳理出第一批“上大廳、進平臺”事項100項,其中,疫情防控期間適用政策9項(臨時政策,按全省要求必須公示,執行期滿并完成認定兌現后,不再執行),其余獎補政策91項。按部門劃分:宣傳部26項、人社民政局9項、改創局65項。
三、主要內容
《方案》主要分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工作要求等三部分: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全省、全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聚焦政策落地落實,以新區、新城制定出臺和落實的普惠性獎補政策為重點進行梳理匯總,統一納入新區、新城兩級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整合后臺審批職能,進行流程優化再造,實現“一窗受理、并聯審批”。按照“一張政策清單、一份申報指南、一套辦理流程”要求,在新區、新城兩級政務服務平臺進行標準化布設,實現政策兌現“全區可辦”“一網通辦”“及時兌現”。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引導和改變企業預期,助力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不斷提升新區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主要任務
包括4個方面共10項具體任務:
1.梳理匯總獎補政策,確保政策應進必進。包括“收集匯總新區惠企獎補政策、分批梳理“進大廳、上平臺”事項清單、建立政策清單動態調整機制”等3項任務。資質認定類(如規上認定),無需專家評審的數據核定類(如產值增速),專業性較低、無需企業現場答辯的專家評審類全部納入第一批進駐事項。對審批程序復雜,專業要求高,帶有制約性、限制性,涉及公共利益平衡和重大財政支付的事項,經認真評估風險后,審慎推進實施,條件尚不成熟的暫緩納入。
2.進行流程優化再造,實現新區無差別辦理。包括“整合優化兌現辦理流程、編制標準化辦事指南”等2項內容。本部分是新區方案與楊凌等地做法的主要差別,具體體現在需要對各部門審批流程進行優化再造。整合、刪減部門分別審核、分段認定、聯合發文等非必要環節,實施“申報、審批、公示、資金撥付”全流程限時辦結模式。對于申報材料少、兌現流程簡單、獎補金額不大的事項,逐步探索“零資料申報”和在窗口即時辦結。對獎補金額不確定或在某一區間的,由行業主管部門出臺實施細則,確定兌現金額,同步納入辦事指南。
3.政策兌現進駐政務大廳,實現無差別“綜合受理”。包括“事項進駐政務大廳辦理、獎補審批限時辦結、實施財政統一兌付”等3項任務。新區、新城兩級政務大廳同步實施“前臺綜合受理、部門內部流轉、提供集成服務、統一實施兌付”,推行幫辦代辦服務,原則上“兩級通辦”,最長30個工作日辦結兌現事項。在兌付方面,新區、新城兩級按照“誰受理、誰兌付”原則,由本級財政先行支付全部獎補資金,后期根據財政分擔比例進行分攤。同一優惠政策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只能享受一次獎補。
4.政策兌現納入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新區、新城“一網通辦”。包括“開發建設網上服務板塊和不斷提升智能化操作水平”等2項任務。在實現政策兌現網上可辦、“一網通辦”和“馬上辦”基礎上,同步開發“手機辦”平臺,逐步實現“手機辦”“自助辦”。建立覆蓋新區企業的數據庫,對申報內容進行智能化信息收集和比對,避免出現同一項目多頭申報、重復兌現。
(三)工作要求。包括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宣傳引導、嚴格督查考核等四部分內容。方案附件中明確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小組辦公室成員和職能。提出了組建工作專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宣傳和將惠企獎補政策兌現服務事項均納入電子監察,實行“好差評”評價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