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2年3月31日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印發了《西咸新區“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陜西咸發〔2022〕1號,以下簡稱《規劃》),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依據
《西咸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省、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及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
二、主要特點
《規劃》定位為“十四五”時期西咸新區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性總體規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頂層設計與區域特色相結合。《規劃》立足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結合新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創新要素集聚等區域特色,從全面提升新區農業發展水平,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出發,對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行統籌謀劃和科學布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基礎。
二是“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步規劃。《規劃》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既考慮構建現代特色產業體系,聚力建設美麗宜居家園,通過重點項目的實施,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提升鄉村振興的“硬實力”;同時也注重通過法治建設、文化弘揚,增強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發揮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軟實力”。
三是突出農業農村發展的整體布局。《規劃》整體分析新區農業農村的發展現狀與發展特色,從鄉村振興、區域經濟、城鄉融合等高站位、大視角出發,形成“兩帶、三區、多點”的總體空間布局。重點發展涇河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帶、五陵塬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帶,打造都市農業發展區、傳統農業升級區、創新農業拓展區,從新區實際出發,創建更多農業農村發展亮點。
四是矢量規劃提高可實施性。《規劃》在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從產業、生態、人才、文化、組織這五大振興方面提出項目、工程、指標等形式的規劃,并對其進行矢量化,提出牽頭單位,提出落地區域,較大程度的提高規劃的可實施性。
三、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為發展基礎、總體要求、實施五大振興、體制機制改革和規劃實施保障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發展基礎。主要從新區農業農村基本概況、“十三五”期間取得的六方面的發展成效、“十四五”期間可以搶抓的四大發展機遇和面臨的四大挑戰進行綜合分析。
第二部分,總體要求和規劃布局。確定了指導思想;提出要堅持的五個基本原則;明確發展定位、具體發展目標和總體空間布局。
第三部分,實施五大振興。主要以都市現代農業為主的鄉村產業振興、以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為主的鄉村生態振興、以吸引鄉賢人才為主的鄉村人才振興、以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為主的鄉村文化振興、以強化黨建引領為核心的鄉村組織振興六個方面進行具體推進。
第四部分,體制機制改革。重點從推進國家城鄉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四方面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第五部分,規劃實施保障。主要從組織保障、規劃引領、動態考核三方面保障規劃的實施。
西咸新區基層工作部咨詢電話:33585973 3313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