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2年9月,西咸新區黨政辦公室印發《西咸新區“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陜西咸黨政辦發〔2022〕25號,以下簡稱《規劃》)。為方便社會公眾全面了解規劃內容,現作如下解讀。
一、《規劃》出臺背景
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學校體育、競技體育、體
育產業與體育文化方面的短板不少,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時期給予更好的謀劃與發展。
《西咸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與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中省市《“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為《規劃》編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發展方向。
二、主要內容
西咸新區“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分為四大部分。
(一)“十四五”發展基礎與面臨的形勢
主要包括“十三五”發展的成就、“十四五”面臨的主要問題、“十四五”發展的機遇。
(二)“十四五”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主要包括“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構建了西咸新區“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指標體系。
(三)“十四五”的主要任務
1.群眾體育:完善高質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設施;優化惠民“15分鐘健身圈”;健全全民健身與單項協會組織;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內容;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隊;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人群體育健身權益;完善國民體質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監測。
2.競技體育:“體教融合”出成效;創新競賽訓練機制;激勵社會力量辦體育;打造競技品牌基地與知名賽事;健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強化賽事安全監管。
3.學校體育: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健全學生體育鍛煉制度;大力發展體育特色學校;重視學校課余訓練;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健全學校體育法律保護。
4.體育產業:健全體育產業發展政策;引進現代企業運營體育場館;加快智慧體育建設;推進體育社團實體化建設;促進體育消費多元發展;培育體育產業特色;推動“體育+”融合發展;體育助力鄉村振興。
5.體育文化:恪守體育文化信念;弘揚體育文化精神;繁榮體育文化產品;培育體育文化品牌;重視體育文化宣傳;加強體育文化交流。
6.重大體育工程欄目:創建高質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助力健康西咸工程;打造品牌賽事,創建高水平專業訓練基地工程;提升競技體育發展水平,創建“體教融合”新格局工程;標準化學校體育建設工程;加快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工程;創建西咸新區體育文化品牌;西咸新區常態化競賽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投入、完善社會資本準入機制、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加強人才保障、健全制度保障。
三、《規劃》的特點
(一)規劃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規劃》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陜西建設體育強省的戰略目標,圍繞《西咸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五個五年規劃與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立足西咸新區體育事業面臨的重點問題與發展機遇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謀劃,既有總體發展思路,又有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與體育文化方面的具體謀劃,對于西咸新區未來體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指導作用。
(二)任務具體,針對性強。《規劃》瞄準全面實施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與西咸新區二○三五遠景目標,但更注重立足西咸新區體育事業當前的實際狀況與發展條件,對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統籌謀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在群眾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與體育文化方面的具體任務,建立了西咸新區“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指標體系與“十四五”期間西咸新區重大體育工程欄目。
(三)惠民利民舉措更貼近人民群眾。《規劃》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宗旨,堅持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問題,辦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如建成高質量的“十五分鐘健身圈”,健全城鄉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育公共服務普及化、均等化、智慧化等。
(四)改革措施更有效。堅持改革創新,聚焦亟待解決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市場主體以及社會各界力量投身體育事業,推動西咸新區體育事業取得新成就。
四、名詞解釋
1.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指政府為滿足社會成員參與體育健身的基本需要,向全社會提供公益性體育服務產品所形成的系統性、整體性的制度安排。具體包括以政府為供給主體,政府、體育社會組織、體育企業等組織為生產主體的供給體系;以場地設施、健身指導、體育培訓、競賽活動、體育信息、體質監測等為主要內容的產品體系;以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為基礎的資源配置體系;以績效評估和監督反饋為保障的管理運行體系;以覆蓋全社會為目標的服務對象體系。
2.《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是經國務院批準推行的一項重要體育制度,1975年開始由國務院頒布實施。目的在于鼓勵廣大兒童和青少年自覺地鍛煉身體,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服務;同時,為提高中國運動技術水平打下基礎。
3.國民體質監測。是國家為系統掌握國民體質狀況,以抽樣調查的方式,按照國家頒布的國民體質監測指標,在全國范圍內定期對監測對象進行統一測試和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工作。
4.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是指開展學生體育活動成績顯著、形成傳統,并至少在一至兩個體育運動項目上形成特色的、經命名的中小學校。
5.體育特色學校。是指學校把體育作為特色工作予以推進,積極參與省、市、區各類體育活動,基礎扎實、項目豐富、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解讀部門:教育體育局 聯系電話:3358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