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十四五”時期,新區教育發展目標
按照“學生健康成長、教師職業幸福、人民感受公平、支撐區域發展、服務社會進步”的總體目標,深化“三項改革”,實施“五大工程”,推進“七個發展”,基本建成與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創新教育發展范式。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發展,建成布局合理、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全面發展,“名校+”“名校長+”“名師+”工程深入推進;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創新發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課程改革、新高考改革得到落實;職業教育達標提質融合發展,深入實施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民辦教育規范良性有序發展,完善民辦學校分類監督管理機制;特殊教育融合內涵延伸發展,健全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和保障體系;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示范作用更加凸顯,形成“互聯網+教育”西咸范式;學習型新區基本建成;基本形成與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教育實力與教育品牌。
二、”十四五”時期,新區教育發展重點任務
為圓滿實現“十四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規劃明確了以下重點任務:
1.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建立更加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到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市一級園達40所,省級示范園達13所,優質資源覆蓋率達78%以上。
2.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突出義務教育基礎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特點,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建立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履行“七長”責任制。科學劃分學區,公辦小學、初中就近劃片入學比例達到100%,滿足群眾家門口上好學的需求。加強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完善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入學政策,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
3.促進高中教育特色發展。進一步適應高考綜合改革要求,建立新課程體系,構建必修與選修有機結合的學科課程體系,滿足學生不同興趣、不同水平、不同選考要求的學習需求。到2025年,除新建學校外,所有普通高中建成省級標準化學校。創建省級示范高中3所;創建市級特色高中2-3所,省級示范高中和市級特色高中學校占比達50%以上。
4.推動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結合新區產業方向、發展特點和人口增長情況,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推進職業教育學校建設,提高服務新區產業發展能力。建立產教融合機制,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度融合。鼓勵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教師實踐基地。
5.確保特殊教育優化發展。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加強融合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持續完善以特教學校為骨干、隨班就讀為主、以送教上門為補充的特殊人群教育體系,確保特殊人群受教育權利。積極探索現有特殊教育向學前拓展,向職業教育延伸,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建成1所特殊教育學校,新區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8%以上。
6.引導終身教育全面發展。完善社區教育四級辦學體系,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支撐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優勢,推進在線教育資源和學習服務體系建設。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蓋全社會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初步建成終身教育數字化學習共享平臺。
7.助推家庭教育健康發展。從區級層面、社區(學區)層面、學校層面搭建不同平臺,指導家庭教育的專業、高效開展。建好家庭教育網絡平臺,推進“互聯網+家庭教育”,滿足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需求。培育一支家庭教育專兼職隊伍,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體系,推動實現家校共育方式多元化。
解讀部門:教育體育局 聯系電話:029-3358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