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有效應對和處置西咸新區管轄范圍內發生的洪澇災害,規范新區防洪排澇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管理、職責明確、資源共享、反應迅速、處置高效的應急機制,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結合新區防汛工作現狀,西咸新區管委會編制《西咸新區防汛應急預案》。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新區范圍內發生的,或毗鄰區域發生但可能影響新區的洪澇災害的應急處置和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包括河道(湖泊)洪水、凌汛洪水、暴雨造成的城市內澇災害以及由于地震災害、恐怖活動等引發的堤壩潰口、水庫垮壩等洪水災害。
預案體系及主要內容
該預案整體框架包括十一個部分,分別為:總則、新區概況、防汛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預警機制、應急響應、人員的避險轉移、災情和災后處置、防汛排澇搶險保障、預案管理與修編、附則、附件。
1.總則:明確預案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規定預案的適用范圍及防汛工作原則。
2.新區概況:對新區的防汛相關情況進行介紹,包括新區基本情況、自然地理與氣候氣象、河流水系、水庫、城市內澇、洪澇防御體系等,明確新區主要河流防汛指揮調度權限。
3.防汛組織機構與職責:明確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組成及職責、防汛辦的職責、成員單位的職責以及專家咨詢組的職責。
4.預防預警機制: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明確了氣象水文信息、防洪工程信息、洪澇災情信息的監測預報部門,明確了河流洪水預警、水庫汛情預警、暴雨預警的發布部門。
5.應急響應:提出應急響應總體要求,根據事件緊急和危害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四級,明確四級響應的響應條件、響應程序和緊急處置措施,對應急處置過程中的信息報送和發布、指揮和調度、防汛排澇工程搶險、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等相關工作作出規定,進一步規范應急響應調整與終止程序。
6.人員的避險轉移:明確避險轉移原則、組織體系、避險轉移對象和時間、預警方式、避險轉移方案和轉移場所的設立和保障等內容。
7.災情和災后處置:明確新區各級在防汛抗洪工作結束后要認真做好善后工作,及時處理防汛抗洪期間的遺留問題,抓緊做好防汛總結和災后重建,規范救災、搶險物料補充、水毀工程修復、災后重建、分析評估、獎勵與懲罰等災后處置工作。
8、防汛排澇搶險保障:落實責任主體,從技術、制度、通訊與信息、應急支援與裝備、供電、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治安等方面,對應急保障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9.預案管理與修編:細化預案宣傳、培訓、演練與修編要求。
10.附則:包含預案解釋部門、預案發布實施、名詞術語定義等內容。
11.附件:將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通訊錄、2023年防汛抗旱24小時值班電話表、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機構圖、防汛應急響應流程圖及新區水系圖作為附件,增加《預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解讀部門:應急管理局 咨詢電話:3358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