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咸新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咸新區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點》的通知

西咸新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咸新區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點》的通知

西咸減辦發〔2020〕1號


各新城應急管理局,能源金貿園辦:

為進一步做好新區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現將《西咸新區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西咸新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辦公室

2020年1月6日          



西咸新區2020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要點


2020年,新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系列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面貫徹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和新區減災委員會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強化綜合減災、統籌抵御各類自然災害,以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全社會自然災害綜合防治能力,為保護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做出新貢獻。

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思想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對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深刻闡述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改革創新發展的理念、原則和任務,彰顯了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人民情懷,為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能源金貿園辦)要把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組織專題研學,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上來,落實到防范和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全方位、全過程,不斷提升新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二、加強災害事故防治基礎建設,著力提升風險防控和救援能力

(一)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深入推進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在2018年、2019年重點企業創建基礎上,實現重要道路橋梁、涉河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點、城市內澇點、熱力公司、長途汽車(場)站等重點單位和部位全覆蓋。深入開展國家級和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打通應急管理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最后一公里”。2020年,每個新城國家級和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不少于1家。

(二)完善綜合監測預警機制。健全完善災害事故風險與能力評估機制,每季度召開新區災害風險形勢綜合會商研判會,推動落實災害事故風險防范措施。建立應急管理、氣象、水利、自然資源、消防等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實現災害信息監測預警信息互通共享。修訂完善西咸新區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建立完善預警和災情統一發布機制,提升發布效率及預警效能。

(三)增強自然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制定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強化落實監測預警、群測群防及工程治理措施。大力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危橋改造和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建設,強化主要河流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三、健全落實應急救援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應急處置工作能力

(一)健全完善應急值守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加快完善新區應急指揮中心和平臺建設,實現同省、市和新區各部門視頻圖像數據互聯互通。完善事故現場救援統一指揮機制,出臺《突發事件現場指揮官制度實施辦法》,推動應急指揮由行政決策向專業決策、專家決策轉變。全面實行24小時領導在崗帶班、指揮中心值班、應急備勤、信息報送、信息匯總共享等制度。督促各新城、西咸集團和新區有關部門,做好本地區、本行業領域的應急準備工作,加快完成應急救援管理、資源現狀“一網一圖五庫”建設(應急體系聯絡網、應急管理協調聯動機制網格化一張圖、應急資源庫、應急救援隊伍庫、安全隱患庫、法律法規庫、應急救援典型案例庫),確保一旦發生事故或險情能及時應對和妥善處置。

(二)加強裝備和物資儲備。按照“常用物資分散儲備、重點物資集中儲備”的原則,組織建立應急物資共用共享和協調機制,科學編制應急物資儲備規劃、合理擬定儲備品種目錄和年度需求計劃。新區消防救援支隊要針對新區應對火災和自然災害中遇到的問題,配備必要裝備和器材,盡快形成履行綜合救援任務的基本能力。強化崩塌、滑坡、泥石流、雨雪、冰凍、地震等自然災害搶險救援裝備設施配備,協調落實應急救援物資儲備,提升專業應急救援能力。

(三)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互相銜接、科學有效”的預案體系建設要求,組織修訂《西咸新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持續推進各級各部門應急預案修編銜接工作,不斷優化新區應急預案體系。落實應急預案審查、評估、報備等相關規定,指導重點企業編制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督促企業加強基礎訓練及實戰演練。

(四)實施應急預案演練計劃。編制《西咸新區2020年應急演練計劃》,組織開展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應急演練周”活動,加強政企應急預案銜接和常態化演練,提高事故災害應急救援組織協調和現場救援實效。2020年,新區組織開展1次危化品槽車泄漏事故應急演練。各新城、能源金貿園辦要根據新區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各自轄區特點,年內開展防汛抗旱、自然災害、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運輸、建筑、消防、特種設備、城鎮燃氣、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有針對性的大型應急演練不少于5次。新區應急管理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新區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執行情況組織考評,對重點行業領域企業應急預案演練情況進行專項檢查。3月底前,各新城、能源金貿園辦要上報2020年度應急預案演練計劃。

(五)構建自然災害防治統籌協調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建立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協調機制,推動構建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組織協調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協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織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

(六)提升應急搶險救災能力。對標《西安市值班室建設參考標準》,推動新區各級專項應急指揮部及值班室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報送和共享機制,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分級響應制度,提升應急處置效率。積極督促開展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作,加快出臺室內外避難場所管理辦法,進一步拓展廣場、綠地、公園、體育場館、人防工程、學校、社區服務場所等公共場所的應急避險功能,推動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規范化。建立自然災害救助資金預撥及救助物資快速調運機制,提升災害救助時效。

四、強化措施壓實責任,切實做好防汛抗旱和林草地防滅火各項重點工作

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責任制,強化部門配合,積極組織會商研判,切實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針對防汛抗旱工作薄弱環節和短板,積極組織開展河道、水庫、城市內澇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重要基礎設施等隱患排查。嚴密監視汛情旱情災情,及時掌握預報預警防御信息,掌握實時天氣、雨情、水情、墑情和預報預警信息,適時啟動防汛抗旱應急響應,全力組織突發洪旱災害應急搶險救援。開展林草地防滅火督導檢查、防滅火演練、學習培訓、防滅火宣傳活動,組織林草地防滅火應急處置工作,指導新區火災預防、火災撲救工作。加快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和應急管理平臺建設,統籌協調應急救援隊伍管理,推動應急聯動指揮體系建設,把防汛抗旱、林草地防滅火、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值守相結合,確保信息上傳下達通暢有序。

五、協同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以“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為契機,進一步創新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形式,加強氣象、地震、地質和火災等災害的應急演練,加大中小學生和社區居民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科普和培訓力度,組織防災減災科普宣傳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向社會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引導市民群眾牢固樹立風險管理和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切實提升應急避難自救互救能力。

六、扎實開展災情統計和災害救助工作

按照自然災害災情管理規定,嚴格落實災情統計報送要求,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強化救助應急響應措施,夯實應急救災工作責任,及時有效做好災情統計報送和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的飲用水、有臨時安全住處、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

七、提升地震和地質災害防范應對能力

督促修訂地震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專項預案,開展業務培訓和應急避險知識宣傳,開展汛期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督查檢查,指導各新城、能源金貿園辦做好隱患治理、預警、災情上報和應急救援工作,做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建成新區應急避難場所基本信息臺賬,開展新區地質災害救援隊伍現狀調查,初步建成地震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專家及救援先進技術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