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各新城(園辦)規劃建設局,灃東新城市政交通局、秦漢新城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灃西新城市政公用局,各新城人社民政局(人社局),空港新城城市管理局、涇河新城城鄉管理局,空港新城城鄉統籌發展局、秦漢新城農業農村局、涇河新城城鄉管理局、灃東新城農林水工作局、灃西農林水利局:
為進一步規范新區建筑市場秩序,杜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掛證”現象,根據省住建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局、省水利局、省通信管理局《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的通知》(陜建發〔2019〕1008號)要求,結合新區實際情況,現將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掛證”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各新城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按照省住建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局、省水利局、省通信管理局的文件要求,針對工程建設領域違法違規“持證”行為開展專項摸排檢查工作,認真排查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注冊建筑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注冊單位與實際工作單位不符、多單位注冊、買賣租借(專業)資格(注冊)證書,以及提供虛假就業信息、以職業介紹為名提供“掛證”信息服務等違法違規行為,督導檢查轄區內本行業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相關單位(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迅速展開自查自糾,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2019年1月31日前整改到位的,可視情不再予以追究其相關責任。
規劃建設、市政、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要對本級和所屬單位工作人員(人事關系或勞動關系在本單位)將(專業)資格(注冊)證書注冊在其他企事業單位的現象同步進行排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堅決杜絕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規“掛證”行為。
二、加強部門協作,共享信息,實施比對排查。各新城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結合社保繳納、人事檔案、工資發放等信息,全面開展比對排查,重點排查參保繳費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向社會公開工程建設領域職業資格“掛證”問題舉報受理聯系方式,對被舉報企業和注冊人員的查處情況報新區規劃建設局。新區規劃建設局將統一匯總核實后報省住建廳依法進行處理。各新城人社部門尤其要加強對扣押勞動者職業(專業)資格(注冊)證書行為進行排查,不得以存在糾紛、勞動仲裁解決等理由拒絕查處。規劃建設部門要通過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執業注冊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對相關注冊執業人員認真比對,實現“線上線下”聯動。
三、加大執法力度,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各新城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要求,依法從嚴查處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掛證”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核實確認的“掛證”當事人、當事企業、違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將當事人、當事企業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不良行為記入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推送至信用中國(陜西)網站,向社會公開。對違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要依法從嚴查處,限期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從嚴給予行政處罰,直至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將行政處罰的情況,推送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者信用中國(陜西)向社會公開。
四、加強監督管理,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各新城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對重點問題和典型案例要認真梳理分析,主動作為,合力查處,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形成預防、查處和監管的長效機制。
各新城規劃建設部門牽頭,加強與交通、水利等部門溝通協調,2019年3月起,認真填寫《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技術人員“掛證”等違法違規情況處理匯總表》(附件),于每月28日前將排查處理情況報新區規劃建設局。同時,將自查自糾、全面排查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分別于2019年1月31日、7月8日前報新區規劃建設局。
投訴舉報電話、通訊地址:
西咸新區規劃建設局:
聯系人:屈斌聯系電話:029-33186127
西咸新區人社民政局:
聯系人:吳浩聯系電話:029-33585882
西咸新區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
聯系人:周棟華聯系電話:029-33585998
西咸新區農業農村局:
聯系人:王廣社 聯系電話:029-33589276
地址: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涇大道西一路1號西咸大廈
郵編:712000
陜西省西咸新區規劃建設局
陜西省西咸新區人社民政局
陜西省西咸新區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
陜西省西咸新區農業農村局
2019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