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陜西咸安委辦發〔2022〕9號
各新城安委會,新區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西咸集團,園辦:
1月17日,全國召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統籌發展和安全等系列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總結2021年安全生產有關工作,分析形勢,全面深入做好2022年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堅決防范重大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環境。會后,我省、我市和新區分別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部署要求。為切實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2021年新區安全生產總體情況
2021年,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新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嚴格監管執法,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深入宣傳教育培訓,安全生產基礎保障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有了質的提升。特別是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新區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兩手抓、兩不誤,聚焦重點難點、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安全監管服務,為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有力安全保障,新區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農業機械、經營性火災亡人事故和自然災害亡人事件,全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總體穩定。但通過分析研判,新區安全生產工作還有一些突出問題亟需改進:
(一)部分行業領域安全風險依然突出。2021年,新區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10起、死亡13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領域事故多發頻發,工業、市政、衛生領域事故或涉險事故時有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屢禁不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二)屬地和行業監管責任落實有待加強。部分新城和行業主管部門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安全生產工作部署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組織隱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存在不及時、不嚴格、不到位的問題。對本地區、本行業領域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研究不透、抓得不準。
(三)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夯實。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訓走形式、現場管理混亂,從業人員安全常識缺乏,有章不循、有禁不止。
(四)安全基礎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存在短板,工作作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還不夠扎實,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多發頻發,但沒有汲取事故教訓,導致“被一塊石頭重復絆倒”;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科技化、信息化手段有待進一步提升。
(五)安全生產不確定因素增加。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企業陸續復產復工,容易出現企業趕工期、趕進度,人員未經教育培訓倉促上崗,設備、機械未經全面維護檢修運行等危險因素,對安全生產工作疊加不利影響。
二、2022年全區安全生產重點工作
2022年,西咸新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重要論述,落實1月17日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我省、我市以及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堅持“兩個至上”,立足“兩個大局”,統籌安全和發展兩件大事,按照“理直氣壯、標本兼治、從嚴從實、責任到人、守住底線”的工作要求,結合新區機構改革,圍繞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斷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深化安全生產五項攻堅,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總體目標是:全面完成全省、全市和新區下達的各項考核指標和工作任務,有效應對和處置災害事故,努力實現“一杜絕一遏制雙下降”(杜絕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遏制較大生產安全事故,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總量同比下降10%,確保新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全國和我省、我市和新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緊盯“冬奧會”、春節、“兩會”等重點時節,按照新區安委辦《關于扎實做好歲末年初“兩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疫情后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全力做好疫情后安全生產工作,安全有序推進企業、生產經營場所復工復產,強化疫情隔離點、隔離醫院和重點行業、居民住宅燃氣、用電、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監管和服務;嚴格春節期間道路交通在建工程、大型商超、危險化學品、城鎮燃氣等方面的安全檢查,堅決防范事故發生。
(二)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持續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宣貫教育活動,組織《生命重于泰山》專題片再學習;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地生根,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三)完善責任體系,壓緊壓實安全風險防控責任。結合新區機構改革,厘清新區、新城(園辦)、鎮街應急管理工作權責邊界;及時調整新區安委會和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系統化、規范化開展工作;及時修訂完善《西咸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規定》,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會商研判機制,推進“三個必須”落地見效;制定出臺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加強社會監督的措施辦法,3月底前,所有社會單位完成2022年安全生產承諾制;推進12個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系統化、規范化開展工作,常態化開展巡查、督查和考核,推進壓實屬地、行業、企業和個人“四方責任”。
(四)強化措施攻堅,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見成效。制定《西咸新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2年度任務分解表》,逐項明確整治任務、整治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強化2021年評估結果運用,持續集中整治安全隱患。7月份前督促開展自查自評和“回頭看”評估,8-9月份對照自查自評情況進行再整治,10月份省安委辦組織終期評估;各級各部門要全面梳理資料,健全臺帳,做好迎接省市評估準備。
(五)嚴格風險管控,持續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確定監管目標,深化專項整治成效。道路交通運輸領域持續開展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加強“兩客一危”、重型貨運車輛等高危車輛管控,事故總量同比下降10%;建設工程領域加強建筑施工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督查檢查,嚴厲打擊違法分包、轉包、掛靠等行為,事故總量同比下降10%;危化品領域和城鎮燃氣領域,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新區方案要求,開展為期一年的危化品和城鎮燃氣集中整治,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消防領域聚焦大型綜合體、醫院多合一場所、高層建筑、在建工地等,開展化學儲能站、綜合隱患排查整治;其他行業領域,結合實際,按照三年行動方案,嚴密組織隱患治理工作。
(六)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落實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重點任務分解,配合全市做好省級復核和國家評議各項準備工作;深化落實安全發展累計日制度;持續推進村(社區)安全基礎筑牢創建,每個鎮街不少于2家;深化應急管理領域改革創新,2022年底前,各新城、園辦、西咸集團至少有1個先進經驗作法在市級以上進行經驗介紹和推廣;持續加強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和安全標準化創建,2022年底前,所有高危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均應完成安全標準化自評。
(七)嚴格監管執法,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持續推進“互聯網+執法”,全面推行“三位一體”執法模式和分級分類精準化執法,每兩個月上報一次1件典型執法案例;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和投訴舉報查處工作;嚴格事故調查處理,推進責任落實;2022年,各新城、園辦處罰不少于30萬元。
(八)深化宣教成效,不斷提升全民安全意識。統籌辦好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安全生產法》宣傳周等品牌活動,堅持每季度對新城、園辦、集團和鎮街安全生產宣傳報道量化評比;規范“三類”人員考核發證工作,2022年底前,“三項崗位”人員持證率達到100%,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深入推進安全教育培訓,舉辦應急管理系統干部、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相關培訓不少于4次。
(九)堅持源頭防范治理,精準防控自然災害。持續開展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個,創建陜西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個;加強重點區域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應急管理“一張圖”,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機制,提升災害風險預警能力。
(十)加強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科學編制應急物資儲備規劃、年度需求計劃并協調落實;持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到崗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持續完善資源現狀“一網一圖五庫”建設,確保一旦發生事故或險情能及時應對和妥善處置。
(十一)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進新區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進改革落實生根;持續深化同西安科技大學進行安全教育科研戰略合作,廣泛深入交流,提升能力素質;持續推進完善西咸新區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信息化、實戰化、制度化。
附件: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陜西省西咸新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1月21日
附件
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一、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安全生產重于泰山。2021年,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同時風險挑戰仍然很多,安全生產工作須臾不可放松。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到各領域各環節,不斷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能力;壓緊壓實各方面責任,加快完善安全監管執法體制機制,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扎實推進燃氣、危化品安全集中治理,持續深化交通運輸、礦山、建筑施工、消防、水上運輸和漁業船舶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采取嚴格有力措施,解決突出矛盾問題,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理直氣壯、標本兼治、從嚴從實、責任到人、守住底線”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確保全年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作為“國之大者”抓嚴抓實。強化安全責任落實,落實好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黨政同責”領導責任和部門“三個必須”的監督管理責任,真正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落細落到人。深入推進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各行業領域推廣好的經驗,推進新的突破,形成制度化成果。大力開展“兩個集中治理”,構建危化品重大危險源常態化安全管控機制,加快推進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認真排查和消除中小水電站安全隱患。繼續加強監管執法,建好建強專職隊伍,做到有人管、有得力的人管,真正把違法行為管住。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多渠道、多種方式加大安全投入,推動提升安全生產整體水平。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安委會主任劉鶴,國務委員、國務院安委會副主任王勇出席會議。
二、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省長、省安委會主任趙一德主持召開全省安全生產視頻會議。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深入排查治理風險隱患,統籌抓好安全生產和復工復產,努力營造穩定有序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會議指出,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要時刻緊繃思想之弦,緊盯“疫后綜合癥”的影響、集中復工復產期的風險、安全生產苗頭性問題,把安全生產各項任務和防范措施抓實抓細抓到位,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會議強調,要加強企業單位、項目工地復工復產安全管理,嚴格做到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安全隱患排查到位、分類指導服務到位,牢牢守住復工復產企業安全生產底線,確保企業規范、有序、安全復工復產。要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工作,聚焦涉疫場所、煤礦和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燃氣管道、建筑工程、消防等重點領域,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風險,著力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要積極預防和化解“疫后綜合癥”,關心關愛重點人群,牢牢兜住民生底線,及時開展心理干預,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同配合,進一步夯實安全責任、做好應急準備、嚴格督導檢查,合力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三、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我市迅速落實國家、我省會議部署要求。市長李明遠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安全生產事關民生福祉和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李克強總理有關重要批示要求,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部署要求,進一步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加強監管,狠抓落實,全力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聚焦“動態清零”目標和防反彈、防輸入工作重點,注重科學精準,緊盯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環節,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爭取早日打贏這輪疫情防控殲滅戰。要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嚴把復工復產安全條件關和疫情防控關,做到成熟一個、驗收一個,合格一個、復工復產一個,嚴防違規復工、帶病生產。要針對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制定完善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實施單元切塊生產、分區住宿管控、錯時錯峰用餐,形成閉環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流動性傳播風險。要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按照規范、標準,對工作和生活場所環境開展消毒消殺,定期核酸檢測,加強員工健康監測,確保人員安全、生產安全。
會議要求,要扎實做好交通、電力、燃氣、消防、森林防火等重點領域生產安全,嚴格操作規范,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做好突發情況應對準備,確保早預防、早發現、早消除。要全力維護社會穩定,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疫后綜合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治愈患者康復、隔離人員和抗疫工作者心理疏導、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要關心關愛特殊困難群體,做好受災群眾救助、農民工工資清欠等工作,確保全市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讓市民群眾過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
四、新區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主要精神
新區迅速落實和我省、我市會議部署要求。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姜建春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當前安全穩定形勢嚴峻復雜,我們正處在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的決戰期、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準備啟動期,加之春節臨近、全國全省“兩會”召開在即,因此抓好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安全、行業領域安全、社會面穩定等工作刻不容緩、尤為重要,來不得半點馬虎。
會議強調,要嚴查細管,嚴防各類事故發生。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當前工作實際,以問題為導向,聚焦建筑施工、城市運行、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食品藥品、防災減災、社會穩定等方面,切實抓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兩會”信訪維穩,堅決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落掉任何一個盲點、不留下任何一處隱患。
會議要求,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原則,各級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抓,夯實屬地、行業、企業和個人“四方責任”,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行動,把壓力傳導到最前一線,把責任夯實到最小單位,把措施落實到最后一米。真正把“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的理念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