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大王街道辦事處政務公開工作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新區新城關于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的精神,推進街道政務公開工作,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特結合街道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導,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改進和轉變機關作風,增強街道政務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促進廉政勤政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辦事效率。

二、政務公開的原則

合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

三、政務公開的范圍

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工作中直接面對社會、面向基層,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主要工作事項必須公開;本單位內部管理的重大事項與干部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工作也必須在相應的范圍內公開。

四、政務公開的內容

政務公開主要圍繞“職責權限、服務內容、辦事程序、辦事依據、承諾時間、收費標準、監督渠道、辦事結果”進行。 政務公開的項目設置、職責權限及辦事指南;

1.行政許可的事項、法定依據、條件、程序、時限、結果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

2.行政審批的事項、法定依據、條件、程序、時限、結果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

3.行政處罰事項;

4.行政服務的事項、法定依據、條件、程序、時限、結果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

5.上級人事部門及街道制發或者經有關部門批準、批轉與群眾利益關系密切的規范性文件;

6.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標準、方式、減免政策及其依據;

7.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予以公開的政務內容。 為了方便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對單位屬于應當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進行查詢,要根據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和單位情況變化,編制政務公開目錄,并及時發布更新目錄和相關內容。

五、公開的形式、方法和時間

1.向社會公開工作職責、職權、審批項目和收費標準等需要向社會公開的內容。

2.定期公布服務承諾;公示專項資金籌集、使用情況。

3.及時公示新的政策、法規和辦事程序以及政務事項的變化情況。

4.每年結合工作總結對內公開相關內容,在需要時,隨時對內公開有關內容。

六、政務公開的相關制度

(一)主動公開制度

主動公開的政務事項應當在公開欄上進行公開,同時根據需要可以通過服務指南、觸摸屏或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取信息的形式予以公開。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應當在信息生成產生或變更后的20個工作日內公開。

(二)依申請公開制度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采用電話、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向街道綜合與經濟發展辦公室提出申請。屬于街道掌握的主動公開的事項,將告知申請人獲得該政務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屬于依申請公開范圍的,應當向申請人提供其所需政務信息。對于當場可以答復或提供的要當場答復和提供;不能當場答復和提供的,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或提供,特殊情況下經街道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同意,可以適當延長,并告知申請人,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三)政務公開預審制度

擬公開的事項必須經各科室負責人審核后由街道政務公開辦公室予以公開。重大事項要由承辦科室提出并說明理由,經街道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初審,請分管領導審批后再行公布。

(四)政務公開公示聽證制度

有重大社會影響或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事項,應當將擬決定的方案和理由向社會公布,在充分征求公眾意見的基礎上,再予以正式公布和實施。重大決策事項,按照聽證程序組織聽證后再向社會公布。

(五)政務公開投訴受理制度

街道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受理政務公開權利人的舉報、投訴、及時組織調查處理,并在1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舉報、投訴人。

(六)政務公開考核評議制度

1.政務公開工作納入機關目標管理,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作風和行風評議體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

2.考核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效、促進工作的原則;

3.政務公開考核采取平時檢查與定期考核相結合、重點考核和全面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平時考核隨機進行,定期考核每年底或次年年初進行;

4.街道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負責街道政務公開工作考核的組織領導,對機關各部門、各社區政務公開工作進行考核;

5.考核的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個等次;

6.政務公開工作考核結果,作為評定當年度科室及其負責人、工作人員工作政績、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對被評為不合格等次的科室,取消當年度科室及主要負責人的評先資格,由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責令限期整改,并于1個月內將整改情況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

(七)政務公開責任追究辦法

1.在政務公開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按照各自職責和管理權限給予相應處分。

(1)不按規定進行政務公開,造成嚴重后果的;

(2)公開內容不真實、弄虛作假,并造成嚴重影響的;

(3)對投訴人打擊報復的;

(4)違反法律法規,泄露相關機密的;

(5)政務公開中的其他違紀行為。

2.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處理與教育相結合、追究責任與改進工作相結合、過錯與處理相對應的原則。

3.違反政務公開規定,按以下辦法追究責任:

(1)情節輕微、影響較小,對責任人給予告誡或批評教育,并限期改正;

(2)影響正常工作或造成一定后果的,對責任人提出批評、責令作出書面檢查或通報批評;

(3)情節嚴重、影響較大的,對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取消年度評優、評獎資格;構成違紀的,按規定給予責任人相應的政紀處分(同時違反黨紀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4)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4.被追究對象如對處理結果有異議,應于接到處理通知后30日內向本級或上級部門申請復核或提出申訴。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同時設立舉報箱和監督電話,監督電話:029-8493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