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3世界機器人大賽全國總決賽VEX-IQ滿載而歸賽項,榮獲全國二等獎。中央美術學院2024年本科招生考試14名同學獲得有效合格證,并全部以高分進入央美成績小圈……這兩天,清華附中秦漢學校的特色教育不斷結出新碩果。
如何充分有效發揮學校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主陣地作用?
2014年,清華附中秦漢學校作為百年清華附中在北京市以外建立的首所分校,建校以來,圍繞創建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目標,學校開創了“‘創新 1+1 ’,科學、藝術協同發展,厚植初中生綜合素養”教育教學模式。
科技方面,學校開設了機器人、編程、人工智能、模型制作等科技社團,為學生提供多元的科技學習平臺,讓他們在與同齡人的競技與合作中,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學校積極推行“館校合作”學習模式,與陜西省科技館、長安大學交通博物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開展合作,建立科技教育課外實踐基地,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親身實踐。
從校內學習,到基地實踐,從參加大賽,到舉辦大賽,如何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是科技教育的核心目的。
基于此,學校不斷擴大“朋友圈”,先后與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電子學會、大疆、盛通教育研究院等院校、機構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平臺。
與此同時,學校還聯合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組委會愛因斯坦聯盟,共同主辦了兩個賽季VEX西北交流賽活動,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
科學的學習體系造就優秀的成績。成都(國際)數字娛樂博覽會初中組一等獎、VEX機器人西北選拔賽冠軍、第十五屆VEX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初中組全能獎等數十個獎項……學生不僅展示了才華、鍛煉了能力,更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發。
藝術方面,學校致力于探究“思行并重、全面發展”的藝術教育,將美術教育教學思考、實踐所得到的藝術認知、作品情感內涵融會貫通,培養學生藝術感知、創意表達、審美情趣、文化理解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
戶外寫生與國外藝術研學,是藝術特色實踐課程,鼓勵學生走出畫室、親近自然,走出國門、近距離感受名家名畫,鍛煉事物觀察力、理解力以及處理分析能力。
課程最大特點,就是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培養學生動腦、動手、思考能力,達到拓展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未來藝術人才。
此次中央美術學院2024年本科招生考試,2名學生分別摘得央美建筑學、美術學全國第一名,5名學生位列央美專業全國前十,是學校美術班繼2020年取得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全國第一名后的再次成功登頂。
自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三所國內頂級美術院校輸送41人,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等其他國家一流高校輸送美術人才226人,多名學生在藝術院校的全國專業考試中拔得頭籌。
與特色教育相得益彰的是,學校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攀升,短短六年時間通過省級示范學校驗收,已經成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