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起草背景
托管以來,西咸新區通過實施學校新建改擴建、“名校+”、引入優質教育品牌,以及加大師資培訓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新區教育事業發展水平。但農村和薄弱學校發展相對較為緩慢,無法滿足新區發展要求,與新區定位不相匹配。為此,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新區教育發展需求和新區實際,制定了《西咸新區農村和薄弱學校品質提升計劃》(以下簡稱《提升計劃》)。
二、主要考慮
一是重點解決目前農村和薄弱學校布局不合理、校舍用房、活動場地等面積不足、標準不夠,以及教學儀器設備、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二是嚴格執行《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西咸新區基礎教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工作要求,確保相關工作任務落實到位;三是實現學校布局更加合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彰顯特色等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學校辦學條件。結合《西咸新區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新建、改擴建學校計劃,分類實施撤并及提升工作,到2022年,撤并中小學(教學點)27所,提升中小學(教學點)63所,分年度提升計劃為:2020年,提升22所,新建校舍5810平方米、改造維修50642平方米;2021年,提升20所,新建校舍37198平方米、改造維修40890平方米;2022年,提升21所,共新建校舍27122平方米、改造維修99620平方米。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強對農村和薄弱學校校長、教師信息化能力培訓。
(二) 推進基礎教育改革,提升學校辦學活力。落實“引入名校辦名校”辦學思路,共組建63個符合新區教育實際的“名校+”教育聯合體,擴大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覆蓋,促進教育公平。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一是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新進教師全面實行聘用制度,增加聘用制教師績效考核獎,建立競爭擇優、能進能出的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二是拓寬學校教師補充渠道。按照聘用制模式完善統一規范的教師補充機制。高校優秀畢業生,采取自主招聘的方式進行招聘;音樂、體育、美術、科學及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緊缺課程專業教師,對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三是推進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重點推動骨干教師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流動,同時加大農村和薄弱學校教師交流到西安優質學校學習實踐的力度。四是全面提升教師培訓品質。每年參加國培、省培和新區、新城培訓,農村和薄弱學校教師占比不低于30%,三年內確保對農村和薄弱學校2800余名教師提升培訓全覆蓋。
(四)規范學校管理,提升學校管理效益。從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實施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開展校園文化示范校創建活動等方面,進一步農村和薄弱學校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內涵品質。
解讀部門:教育衛體局
咨詢電話:33585901